第180章 前思后想细盘算(1 / 2)

听到镇南侯赵家谋反的消息,杨如意既意外也不意外,意外是赵家隐忍了这么多年,终于动手了,不过他们和草原人勾结,不怕引狼入宝吗?挑了这么个时候,玩脱了,不怕被人一起灭了,那时哭都来不及。

至于说不意外,那是她早从明月的口中得知,自大燕立国以来,皇室从来没有和赵家联过姻,明显是防备着他们,免得袁家的子嗣有前朝的血脉,这样的羞辱,太赤裸裸了,是人都咽不下这口气。

不过这些事,于她关系不大,她也顾不上,毕竟这离她的层次太远,就是想做些什么,也无能为力,现在最担心的,还是家人的安危,并州处在永兴军路,正是漩涡的中心,任何风吹草动,都不是一个小小的杨家庄能够承受的。

可惜她现在也只能干着急,却是无能为力,不说本身受伤未愈,正被王家满世界的寻找,随时有生命危险,就是不考虑这样,也同样是束手无策,没有卫星导航的朝代,她连回去的路都找不着,更不要说路上的困难了。

就算她克服一切,回了杨家庄,又能怎么样,单枪匹马的弱女子,真的回去了,除了和家人一起受苦,同样什么也做不了,还不好利用自己身在京城的便利,想想办法才更靠谱。

杨如意又开始了宽六步,长十三步的踱步,仔细盘算着能动用的,微薄的人脉:

本来最粗的大腿是袁城,他是皇帝唯一的亲弟弟,权势最大的亲王,在朝中根深蒂固,门人下属众多,帮个忙还不是小问题,可惜的是他现在自身难保,而且这场动乱也几乎是他一手造成的,现在被皇上打压,勒令闭门读书,只怕也是有心无力,最主要是他身处嫌疑之地,派人去往边境,会引起皇上更大的猜疑,弄不好会引来杀身之祸,不是实在没办法,还是算了。

原来供职的“六合居”,本来也算是一个选择,他们的店铺遍布全国,消息灵通,渠道众多,自己也算是“六合居”的人,又身处总账房,还算得大掌柜看重,动点小心思没问题,可惜的是他们不敢得罪当朝首相,自己又不辞而别,再厚着脸皮上门求助,帮不帮两说,只能先排除,作为备份使用。

排除掉这两个庞然大物,杨如意想起了最近上京的王琳琅,她的父亲是永兴军路的转运使,在地方上也算是有数的大人物,只是不知道在这次的反叛中扮演者着什么角色,如果是追随镇南侯,那就是叛逆,王琳琅的处境只怕是不怎么好,下了大狱也不是不可能,而要是强项令一类的人物,或死或囚,现在还真不好说。

她还不知道王琳琅的父亲王泓泽已经被杀,王家大门上挂满了白色,家中正操办着丧事。

杨如意继续踱步,不多的,有些能耐,可以帮得上忙的熟人中,最后只剩下了漕帮的少帮主郑默和家在并州的张文轩了,稍一沉吟,她决定去找张文轩。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漕帮虽然传承久远,家大业大,能量也算是不小,可惜势力一直被束缚在京城周边,边境上的事,他们还插不上手,也就帮不上什么大忙,打探打探消息凑合,别的还是算了吧。

如果是以前的张文轩,本来也是帮不上什么忙的,他虽然中了进士,但官小职卑,经营的时日不多,身处的也不是什么要津,可他搭上了永安侯府这条线,那可是从太祖立国时候就传下来的军功世家,虽说是现在没落了,祖上几代人都没有出任过正经官职,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能没些门路。

最主要的是张文轩也是并州人,在这个混乱的关头,难道他就不关心家人吗?肯定会派人回并州查找家人,帮自己打探一下,也算是顺手的事,问题应该不大,唯一麻烦的是他只能借助侯府的力量,而那位侯府五小姐是王雅楠的闺蜜,会不会帮这个忙,从她通过张文轩提醒自己尽快离开京城,躲避危险来看,心地应该不坏。

打定注意,杨如意不再耽搁,翻找出一身不起眼的衣服换上,腰上别好从郑默那里顺来的匕首,挥了挥胳膊,胸口只传来轻微的疼痛,已经不影响正常活动,只是还使不上太大的力气。

把不影响行动的东西全带上,最后又捡查了一遍,确定没有漏下什么重要的东西,所有的钱财也都在身上,她吹灭油灯,几步上到台阶顶,叩起了木门。

不过一会儿,外面传来了轻快的脚步声,窸窸窣窣的动静中,门被拉开了一条小小的缝隙,春草的脸庞出现在视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