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开发(2 / 2)

大明世祖 飞天缆车 2154 字 8个月前

“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人多势众,但蒲松龄确实有些被吓到了。

虽然他喜欢鬼故事,经常听猎人讲故事,但却畏惧这畜牲。

“老爷,这狼是引子,专门吸引人过去的,如果所料不差的话,官道两旁指不定埋伏了多少狼呢……”

“鸣枪——”什长一边解释,一边严正以待。

嘭——

一声枪响,灰狼虽然没有被打中,但就被吓了一跳。

然后道路两旁果然出现了一群埋伏的野狼,他们迫不及待地逃离这里。

巨大的声响,足以吓退大部分的野兽。

“大老爷,这畜牲就怕枪响,城外的野兽没有不怕的,不费丝毫功夫就能将其吓走。”

“另外,这声音传的远,附近的那些民兵也能知晓情况,过来支援。”

果然,片刻后,一队民兵就过来了,一个个长枪,弓箭,威风的紧。

“十八里铺。”什长道:“前面那个村庄就是了。”

民兵们对于县太爷的到来倒是拘束了些,但却不怎么害怕。

长时间的在东北这样的地方待着,人的胆子不知不觉就大了,毕竟经常持有武器与野兽搏斗。

况且,在这样的地方,村里抱团群暖,县里的那些衙役们根本就不敢乱来。

因为这群人真的是当过兵。

蒲松龄丝毫不慌了,他下了马车,见到了眼前这座十八里铺。

与寻常的村庄不同,这是一座堡垒。

一圈围墙,足有一丈高,都是由木头做成,将整个村庄围起,组成了一座粗糙的小城池。

过了这个木质围墙,然后就是许多小土墙,也可以说是绊马桩,完全限制了骑兵的发挥。

里面那些房屋,则是由砖土制成,低矮,但又厚实,一座连着一座,看上去极为坚固。

就算是没有相连的部分,别用许多石头堵着,可谓仔细。

村长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他脸上几道刀疤,显露出与猛兽搏斗的英勇。

“大老爷,咱们十八里铺有百户人家,壮丁一百八十人,擅长骑马的有三十人,弓箭手五十人……”

男人详细的介绍村里的武装力量,若是仔细来对比,甚至不比县城来的差。

除了没有棉甲外,寻常皮甲都有一些。

在武器方面,除了火枪,应有尽有。

真是武德充沛啊!

蒲松龄感叹着:“贵村这般,真的是不亚于一座县城。”

村长笑着道:“大老爷,咱们村这样做也是迫不得已,附近的野人,野兽,来自于一些鞑子们,也经常眼红咱们的粮食,想过来打秋风。”

“咱们可不能惯着他们。”

他知晓这位蒲知县是新来不久,随口解释道:“咱们村子本来就军属落户,平日里就是靠军法治村,像我们这样的有很多……”

蒲松龄笑着摇摇头:“这是应有之理。”

“在这般的蛮荒之地,就是没有这样的武器,普通人怕是一日都难活。”

当然,让蒲松龄满意的是,这些村庄都会按时缴纳赋税,县仓不缺钱,自然而然就舒服了。

这次他巡视整个县,就是为了了解长春县的虚实。

“土地有多少?”

“约莫三千亩。”村长心中叹了口气:“咱们一户耕三十亩,再多就耕不动了,原本有一百亩的。”

“缺什么?”

“缺牛,缺铁,也缺人。”男人如实道:

“这里的地肥的很,但就是不好种,需要人力,畜牲来耕,开荒也不容易,那树比人的腰还要粗……”

一通抱怨,蒲松龄笑道:“牛的话我还能想想办法,毕竟草原上那些蒙古人喜欢养牛,至于铁器——”

蒲松龄就感觉棘手了。

因为整个吉林的铁,都是从辽东输送来的,本地根本就没有铁场,贵,且稀少。

至于猪,羊等牲畜,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羊圈一个比一个大。

甚至,还有看到村子里有十几匹马。

若是在内地,一匹马三五十块不止,而在吉林,十来块就能买到。

蒙古人贸易,双方都得利。

而且这就是地广人稀的好处,草料到处都是,甚至可以种一些牧草,专门饲养马。

他心中算了一笔账,整个长春县有村落二十八座,那就是两千八百户,足够拉出五千人出来。

一旦碰到什么打仗,长春县就能独立作战,甚至可以反杀去。

毕竟无论是骑兵还是弓兵,都是不缺的。

巡查着,忽然,蒲松龄见到了一个木坊。

他鼻子嗅了嗅,莫名的竟然感觉到了一丝甜味。

“这是?”

村长想隐瞒,但又觉得不算什么:“这是甜菜。”

“朝廷前几年宣扬的,鼓励咱们种甜菜。”

“哦?这玩意能做甚?”蒲松龄心里有了猜想。

“可以榨糖。”

“甜菜就跟南方的甘蔗一样,可以用来榨糖,那些残渣还可以用来喂畜生。”

“多少钱一斤?”

蒲松龄惊奇道。

“大概八文一斤,一亩地能下出一两百来斤糖,比种地划算多了,而且还不用仔细伺候着,大家都喜欢种……”

“到了时候,就有许多的行商来收购,方便的紧。”

甜菜,甘蔗,异曲同工之妙。

蒲松龄窥探到了长春的富饶。

粮食够吃,牲畜多,而且还能榨糖卖钱,这比他老家强太多了。

他都想写信让乡亲们迁徙过来,安居乐业。

蒲松龄在整个长春县走马观花了一圈,觉得这块地方真是上好的地界,简直就是人间乐土。

除了冷了些,毫无缺点可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