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小女孩倒下了(2 / 2)

今生为谁活着 辛颖君 1445 字 5个月前

没多大一会儿,班主任和小女孩的父母亲,都来了。看着眼前的景象,父母亲抱着女孩像疯了一样,几乎是在颤抖说话,感觉嘴唇都被冻僵住了,说话也不利索了。

母亲大声地,哭喊着道:“我女儿没救了?医生在给想想办法呀?快救救我的孩子啊。救救我的孩子啊。我的孩子今天还好好的啊。怎么就没了呢?”

父母亲,两个人都似乎瞬间,变傻了,像个白痴一样,觉得不可能!

自己的女儿,就这么没了!早上出门时候,还好好的,一个可爱的孩子,这会儿,就没了。

愤怒的父母亲,开始咆哮了:“你们为什么不及时抢救?你们怎么这么晚了,还不让孩子回家?你们赔我的孩子!你们还我的孩子!我要我的孩子!我要告你们!你们是杀人的刽子手!你们害死了我女儿!你们走着瞧吧!看我怎么告你们!……”

校长来了,教务处、学生处、各个部门的领导,都来了。刚才寂静冷冷的校园,人越聚越多,气氛急剧的紧张,好像是每个人的心情,都沉到谷底。显得悲凉,绝望。

这里形成了一个,悲剧的旋涡和坍塌点。最后校长和家长商量,先把孩子的尸体,拉到附近医院停尸房。

当晚,校长召集各部门领导,开个行政会议,商量学校对这件事的处理方案。其他人,都散了。

一个不眠之夜,在学校各个房间里,都坐着相关的负责人,都是有点权利和责任的人,每个人的心都是沉重的,是悲凉的,都是好奇的,怀疑着,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直到很晚了,这些房间的灯才陆陆续续关了。各自回家了。

蓝雪云,早在大家都来了之后,她就收拾东西,离开了岗位。本来早该走了,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一看书,就还是那个老毛病,动不动就忘了时间了。

她一个人走出校门,慢腾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的震惊和疼痛,始终无法减退,看着身边,行色匆匆行人,一个陌生的面孔,一个个,从眼前走过的男女老少。

想起了那句:生命无常,黄泉路上,无老少。人的命,天注定。心想,人来世上走一趟,谁知道哪会儿走?因为什么,就这么匆匆地走了呢?每个人,无缘无故的来了,不知所云的就走了。

哎呀,这个地球上,每天每分每秒,都是在生死之间转换着,只是分散到了,你看不见的地方,好像就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好像和自己没什么关系。

遥远的分散到,各家的生死大事,似乎被人们,给过滤掉了,忽略掉了,其实这个来来去去的生死转化,从来都是这样。像天上的云,河里的水一样,奔流不息,所谓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每天都在发生着。可人们,却选择性的遗忘忽略,蒙蔽着双眼,刻意地选择逃避。好像人们习惯性地,选择装傻,装睡,装无辜,装可怜,装成个睁眼瞎子,才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开心的,快乐的,如意的,美满的。太可笑了。也真够荒谬的。

要得清醒,明白,就是早早地,来到死亡现场,或者本身,就从事着,这份工作地点,以此为生。天天面对,这些生生死死的画面,看看身边的生活状态吧。

这种体验感受,最深刻的,应该是医院的产房和殡仪馆。这两个地方,活灵活现的就是生和死的两端。时刻都在上演,怎么就生出来了?怎么就死了?都是瞬间完成了的事情,好像如何活着,才是相对于,两端点来说,要长一些,甚至要长到一百年了。

蓝雪云一直走得很慢很慢,脑子里就翻转思考着,那在出生入死之间,就是两个字:活着。好像活着,才是芸芸众生的生命常态,一旦死了,就和活着本身,没什么关系了。只要命还在,就把死亡的事情抛到脑后。

连几千年前的圣人都说:不知生焉知死?还是在教大家,去逃避,这个死的问题。甚至不要,去想死的问题,好死不如赖活着,也就成了大家的信条了。

看看人类自己生产的过程,也是人间一个舞台,一个道场,一个人类社会文化的表演全息密码图。还有死亡现场和死了之后的尸体处理过程,又成了另一道风景画,同样蕴含着,无限丰富的秘密文化信息码。

蓝雪云就这样,一边走着,一边满脑子,都是这些纠缠不休,搞不懂,想不明白的问题。

到了家属区,路过市场,买了几个包子,肉的素的,都买了几个,对了,突然觉得还要买点,有营养的东西,就跑到南边的,回民食品店,还买了半斤酱牛肉。

心想,光吃包子,营养不够,那就再吃点,有营养的,别亏待了自己,死了,就没这个机会了,这肉体,就是灵魂的栖息地,没有了肉体,自己当下,就变成了孤魂野鬼了。

满商场的人,永远都是来来往往,奔波在生死场,名利场,角斗场,还是牧场,猪场?谁知道,你认为的哪种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