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一切都在计划中!(求订阅)(2 / 2)

“我同样是后知后觉,只不过比你们稍微早点,因而的确会比你们考虑的更远一点,不过,改制的方向跟关键,并不在我们手中,而是在那位府主手中。”

参与之中是有商贾的。

萧何面露一抹骇然。

在大秦跟匈奴互通商贸下,大秦对外表现出的是很需求牲畜。

改制府的其他人,此刻也一头雾水,完全不知所云,只知道两人似乎在谈论一个很复杂又很重要的事,互相对视几眼,也跟陈平一般,埋头到了这些竹简上。

这些大商贾跟过去不一样,这是背地朝廷控制的,而这些人深谙经商之道,所以对于边地可能串通匈奴的小商贩进行了围剿,继而保障了贸易的主动权,死死被抓在了大秦手中,而通过早期的高价,也逼死了那些小商贾。

从始至终,大秦跟匈奴的商贸,主动权都牢牢被抓在大秦这边,匈奴根本不能反制,大秦可以不换匈奴的牛羊马,但匈奴却难以承受没有茶叶、盐巴、丝绸之物。

他定下心神,再度看起了案上竹简。

这只是其中之一。

只不过是借着改制之手,一步步的清退或逼退朝臣,给这些人留下一定的体面。

“对我们而言,北疆的情况,其实不重要。”

他拱手道:“张良兄,一早便看出了?”

但太晚了。

张良摇头,淡淡道:“没有,不过后面渐渐看清了。”

这种新式的战争,再辅以改制,只怕大秦很多官员,根本反应不过来,甚至都意识不到发生了什么,唯有等到‘战争’结束,或者像是匈奴等部族走投无路不得不反时,他们才会后知后觉。

只是大秦对养马很擅长。

最终。

两人在一番深思后,也发现了这点端倪。

而这直接导致了草原的牲畜价格大跌,草原原本就是为了贩售才畜牧这么多,眼下这一被压价,整个草原的经济状况,陡然的急转直下,卖不出去,就要一直消耗草场。

只是他还没看明。

而今

陛下已经在做了。

‘逼反’匈奴,也是大秦可操纵的。

萧何的心沉甸甸的。

他有种预感。

萧何望着附近其他人,苦笑一声,也不知该说什么,若非他对经济内政很了解,不然也难以抓住其中关键,更不可能这么快想到这么多。

“这是一场局,一场很早就布下,一场刻意针对匈奴,一场最近才引动,就为了改变目下大势的局。”

陈平的双眼已布满了血丝,身前的大案上,更是书写着不少‘关键’,在深彻的想了一遍又一遍后,他终于明白张良跟萧何谈论的是什么。

其中的关键是长城。

匈奴人贩售一头牛羊给大秦的利润,相较过去几年的付出,实则是入不敷出的。

只是说着这话时,他的眼睛却不由自主看向了张良。

闻言。

在伏案一两个时辰后。

他自诩自己才智不孰,虽然当年的确为张良压制,但也没到如今这么分明,而萧何一个管理内政的人,没道理比自己还反应的快。

而且是大商。

相较于陈平跟张良,萧何对内政方面更精通跟熟练,很轻易的洞悉到了其中的关键,互市,本质上是相互的,但大秦地大物博,中原若是真的论起来,是更需要草原的马的,只不过大秦偏偏并不怎么缺马。

见四周的异动,张良眉头微蹙。

这无疑也挤压到了其他小部族的生存环境,甚至匈奴大部对于小部族的吞并还因此快速了,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跟大秦互通商贸,在有利可图之下,匈奴很多草场都变成了牛羊的放牧场,马匹数量也随之减小不少。

“重要的是改制!”

陈平站定。

他的目光在张良跟萧何身上来回扫视,心中已然是越发好奇起来,因为他能够很明确的知晓,两人实则在谈论一件很不同寻常的事,只是他进不去。

他深深的看了一眼张良,看得出张良并非在说假,那是否意味着,改制府的那位府主,其实很早就看穿了此事,所以才能风雨不动安如山,静等着‘优势在我’?!

在后半月不时前去。

在某种方面,这时的长城不再是军事设施,而是更接近一种贸易壁垒,大秦通过长城,将中原跟匈奴的贸易线路跟交易节点死死的控制着,让匈奴没办法讨价还价。

他已察觉到了一些不对劲。

也决定着大秦的未来!

改制府很安静。

一番清点下来。

而从张良的话里,他能够清晰的感受到。

萧何已再度投入到改制任务中,对于之前整理出的一些想法心得,如今却有了不同的感悟,不少都为他抹去了。

这就导致大秦对马的需求量并没那么高。

故匈奴人见有利可图,在后续几年,都将很多草地,用来放牧牛羊,以换取高额回报。

“以后还会越来越多。”

从而形成了‘皇商’的一家独大。

而且这种战争是落在国门之外。

张良摇头,淡淡道:“我受不了你一拜。”

想到这。

是匈奴之变。

更是一场天下之变。

大秦的改变,也将从这场‘变数’,正式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