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1 / 2)

见嬴斯年将这份名册收下,张良看向嵇恒,问道:“这份名册真能通过?我所选的人,很多官职偏低,不少人根本不曾扬名过。”

“相对关中,太过低微了。”

他有些好奇。

为何嵇恒敢把这样一份名册交上去,就不怕引起朝堂太多异议,也不担心关东跟关中势力失衡,继而让他不得不耗费更多心神在其中?

嵇恒笑了笑,毫不在意道:“哪有如何呢?”

“你选的名册问题颇多。”

“我选的同样,像是李二郎等人,一直在巴蜀,虽被列入关中官员一列,其实根本算不得。”

“整个改制府真正算是关中朝堂,并未朝堂认可的人,屈指可数,而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不可能停下的。”

他深深的看了嵇恒一眼,神色很是复杂,嵇恒这那是想改制啊?他这字里行间分明是想改整个天下。

“我们几个的确没争的想法,也很早就放弃了,只想安稳的走下去。”

“冒进?”嵇恒双眸微阖,深吸口气,缓缓道:“这已经是相对最好啃的骨头了,若是从土地,税收,官职,分权等方面着手。”

“跟这些人商议,才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嵇恒摇摇头。

胡亥很干脆的摇头了。

胡亥点点头。

“我担心他恐活不过几天。”

“但具体会怎么做,就不得而知了。”

“张良在嵇恒的住处?”听到这个消息,扶苏愣了一下,随即眼中浮现一抹清冷。

“不过以我对嵇恒的理解,他十分擅长分而化之,通过拉拢,打压,分化的方式,将看似铁板一块的对手,逐渐削弱,继而达成目的。”

他们也只是出于好奇。

“这次恐也不会例外。”

“儿臣遵旨。”嬴斯年道。

夜已深。

让张良自己收拾。

只是这抹灵光来的快,去的也快,等张良再想细想,已是记不起了,只感到一阵空虚。

因为名垂千古的可能性很小。

“前途未卜。”

闻言。

遗臭万年的机会很大。

“父皇英明。”嬴斯年拱手。

听着公子高这清晰的话,胡亥看了公子高一眼,若有所思道:“二哥现在倒是比过去话都不少,看来嵇恒对你们的评价不错。”

公子高等人越是这样,胡亥就越感觉自己以前很愚蠢,被赵高牵着鼻子走,还差点把命搭上。

嵇恒看向张良,笑着道:“用不着这么焦虑,天下形势没有那么坏,天下方定,对于天下的治理,也都还处于摸索探索阶段。”

“世官,至少已经开了头,也已经率先张贴出去了,也得到了,至少表明上得到了百官同意。”

张良指了指嵇恒,苦叹一声,整个人已没了说话的欲望。

胡亥等人对视一眼,也都从席上站起,心怀不轨的看了张良几眼,最终也是按耐住了眼中的杀意。

他低眉,深思了一下,刚才的那份名册,脑海陡然浮现了一抹灵光,他好像隐隐捕捉到了,嵇恒以为助力的关键了。

看着嵇恒跟张良拟定的人选,眉头一皱,关中的官员尚好,他多少是有所耳闻,但关东这什么公输让等,他之前从未听过。

公子高道:“嵇先生虽然口头上不说,但对斯年还是很上心的,然正如前面所说,先生图谋的太大了。”

虽没明白嵇恒真正的依仗是什么,但有了之前那灵光乍现,也让他对这次的事,有了更多信心。

公子高看了眼四周,低声问道:“你跟嵇先生呆的比较久,你认为张良刚才说的其他助力会是什么?”

嵇恒笑了笑,平静道:“这不已经摆在明面上了吗?”

嵇恒进了室内。

公子高几人点头。

“正如嵇先生所说,大秦以前局势很难,若非先生出手,根本走不到今天。”

张良一脸苦涩,已有些后悔了,他若是知道嵇恒野心这么大,未必真敢答应下来。

看这情况,只怕嵇恒早就猜到,或者早就算到张良会来找他,所以才会在车中让自己大赦张良。

“唉。”

扶苏冷哼一声,道:“既然他们已商量好了人选,就依他们吧,朕也想看看,靠着这些名不见经传的人,嵇恒能办成多少,能办到多少事。”

“而非是朝堂上这些,一件小事都能掰扯半天,就为了彰显自己的身份跟权威。”

等嬴斯年退下,扶苏望着殿外,眼神十分的犀利,冷声道:“盘彻天下,给后人何等江山。”

“而且斯年已成年,也该出去增加阅历了,他毕竟是陛下的长子,生来就肩负起了很多重担。”

“就算是大秦那些官吏,若是知晓他的存在,恐也会生出一些心思。”

“偌大的咸阳城,想取他首级,邀功的人可不少。”

“因为他们影响不到!”

他问道:“你想从何处着手?”

扶苏摆摆手,示意嬴斯年可以退下了。

“并不容易改变旧有想法的。”

至少,没立下过能被送到自己案前的功劳。

“或者是想影响会更困难,这些人绝大多数过去都扎根地方,对关中关东的实地情况了解更多,对于大秦体制的弊端了解也更为深彻。”

没有任何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