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他哪里配!(2 / 2)

宋轻尘擦完泪,发现这是上次在那家南地茶楼吃饭,她递给颜无央拭嘴那张帕子,不由笑了。</P>

“你居然还留着。”</P>

颜无央但笑不语。</P>

她给他的所有东西,他都好好收着,包括那罐红糖姜茶。</P>

谢祈光远远看着两人互动,莫名有种自己插不进去的感觉,仿佛她们是一对儿似的。</P>

他晃晃头,竭力甩开这种奇异之感。</P>

“我们先回府。”</P>

他吩咐明洋。</P>

“她们估计要送那一家三口去高处。”</P>

明洋道好。</P>

谢祈光这一路回来,随处可见倒塌的房屋,散落的木头瓦片,愁云惨淡的百姓。</P>

以为府里也是差不多景象。</P>

到了府门口,看到的却是,左邻右舍的管家和下人撑着门板过来借柴米油盐。</P>

每个人都堆满笑容和他打招呼。</P>

“谢世子您太有远见了,贵府未雨绸缪,准备周全,如今吃穿不愁,真是令人羡慕。”</P>

“说来惭愧,我们夫人当初看到贵夫人囤货,还以为多此一举,没想到……”</P>

“谢世子不愧是去江南赈过灾的人,见识就是不一般……”</P>

“……”</P>

这一通通马屁,拍到谢祈光身上,就跟耳光似的,扇得他脸上火辣辣的。</P>

配得上这些赞美之词的,不是他。</P>

是杜氏。</P>

他的见识和这些人没什么区别,都以为杜氏在犯蠢。</P>

但凡他信杜氏一句,把折子递上去,如今也不至于如此难堪。</P>

他带着礼貌而不失尴尬的笑容,匆匆入府。</P>

府里的下人正在祠堂大门口屋檐下做饭,看到他,纷纷躬身行礼。</P>

他不等明洋停好竹筏便跨过去,大步走进祠堂,见爹娘妹妹安然无恙,一颗心方落下来。</P>

谢夫人忧心忡忡:“你弟弟一宿没归,不知道怎么样了……”</P>

谢祈光宽慰:“我这就派人去找。”</P>

他扫视一圈,看到左侧堆放得整整齐齐的物件,没有一件是自己房里的,磨了磨后槽牙。</P>

这个杜氏,未免太小心眼了。</P>

他不过质疑她两句,她居然狠得下心让他满屋子家具泡水里。</P>

那些家具不是黄花梨就是檀香木制作的,值钱得很。</P>

以府里如今的财力,完全无法重制。</P>

让他以后用什么?</P>

正气恼,杜氏身边那个叫樱桃的丫鬟抱着一匹湿淋淋的锦缎走进来,对另一个丫鬟道:</P>

“刚刚我回院看了一下,这匹缎子不知怎么从悬筐里掉下来,都泡坏了。”</P>

“太可惜了,这是前些天你和小姐从将军府带回来的吧?”</P>

“是啊,谭四小姐说是皇后娘娘赐的呢,这料子外头可买不着。”</P>

谢祈光微怔。</P>

那天杜氏和樱桃抱回来的布料是谭四小姐,而不是梁二送的?</P>

杜氏竟也不说个明白,由着他误会。</P>

真是……</P>

他忽然蹦出一个念头。</P>

布料的事是误会,其他的事,会不会也是误会?</P>

这个念头很快被他摁了下去。</P>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他事情都是他亲眼所见,还能有假?</P>

长街上,宋轻尘和颜无央把那一家三口送到安全地带,继续在大街小巷救援。</P>

一直忙到半下午,饥肠辘辘,手酸脚软,方折返侯府。</P>

半路遇见梁安翔。</P>

“嫂嫂,我正好想找你呢。”梁安翔满面春风,“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P>

【注】出自苏轼《定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