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此番所论,见解超凡(2 / 2)

顺德帝也满意地点点头。</P>

“而机械耕作,学生曾与工匠们反复研讨改进农具,……使其更适合当地的农田作业……”</P>

陈潇先是有条不紊地简单提出自己过往成功施行的一些案例。</P>

接着又详述了“粮食增产技术”中的一些知识。</P>

他绘声绘色地举例讲解了一个农具的改进妙法。</P>

阐释了水稻得以增产的关键所在。</P>

还详细阐述了一种精妙的肥料配比等内容。</P>

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听得众人瞠目结舌。</P>

等陈潇讲完,他们还没回过神来。</P>

顺德帝回过神后,畅快大笑,朗声道:</P>

“你此番所论,见解超凡。</P>

所呈之策,倘若得以施行,必然是我朝百姓的福祉,亦是大魏的幸事。”</P>

顺德帝目光灼灼地凝视着陈潇,接着言道:</P>

“朕察你心怀壮志,情系黎民,假以时日,定然能够为我朝立下盖世功勋。</P>

朕必定重重嘉赏于你,期望你往后不忘初心,持续为朕分担忧愁,为百姓谋求福泽。”</P>

陈潇眼神一闪,躬身谢恩道,</P>

“陛下盛赞,学生必当殚精竭虑,绝不负陛下的圣恩浩荡。”</P>

此时,朝堂之上,众人纷纷向陈潇投来复杂的目光。</P>

柳云霄神色复杂,既为陈潇的出色表现感到钦佩。</P>

又为自己错失良机而心生失落,暗下决心今后要超越陈潇。</P>

付思晟则满脸真诚的喜悦。</P>

他向来钦佩有真才实学之人。</P>

陈潇的表现让他觉得此次殿试不虚此行。</P>

赵卫池和李云烨则是满脸阴沉,心中充满了对陈潇的不满。</P>

赵卫池此刻在心底不停地盘算着,回去之后究竟该怎样向柳太傅交待。</P>

自从柳云龙被流放,陈潇就被柳家视作眼中钉、肉中刺。</P>

如今柳太傅总是以病为由不上朝,大皇子尚未封王,不能正式参与朝政。</P>

阻挡陈潇成为金榜题名的重任便落在了他们这些人肩上。</P>

可如今这情形,怕是无论如何也难以阻止了。</P>

想到此处,他只觉心头压了一块巨石,沉重得让他喘不过气来。</P>

李云烨则在心里冷哼,认为陈潇不过是巧舌如簧,真要做起实事来,未必能行。</P>

然而站在众大臣前列的曹峻和于睿却对陈潇的观感愈发好了。</P>

曹峻捋着胡须,面带微笑,心中暗自赞许陈潇的才华和见识。</P>

想着此人日后必成大器。</P>

于睿望着这位师弟,眼中也尽是满意之色。</P>

心中想着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此子未来可期。</P>

顺德帝目光掠过十位才俊,微微颔首,缓声道:</P>

“诸位暂且退下吧。”</P>

陈潇等人恭敬行礼,齐声说道:</P>

“学生告退!”</P>

言罢,便井然有序地退出了御书房。</P>

御书房外,陈潇等人都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P>

付思晟走上前来,面带笑容说道:</P>

“瑾穆兄今日之表现,着实令人叹服。”</P>

陈潇谦逊地回应道:</P>

“子明兄谬赞,此次殿试能与诸位共议,实乃在下的荣幸。”</P>

而另一边,柳云霄望着陈潇的背影,眼神愈发幽暗。</P>

他攥紧了拳头,低声自语道:</P>

“陈潇,我定会超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