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移了京郊百姓?”这是宋楚渝最关心的问题。</P>
“已经转移到城中,但受灾的地方却陆续多了起来,光转移却不是办法。”有官员应答。</P>
宋楚渝自是知晓此道理。</P>
“不若泄洪吧?”有官员提议。</P>
“如何泄洪?不过是将上游的水排到下游,京中是保住了,周围郡县怎么办?大雨不停,泄洪不过是饮鸩止渴。”宋楚渝提出异议。</P>
“不若加固堤坝呢?”又有另一官员道。</P>
“夏大人忘了,王爷此前早已在安排人加固堤坝了,然下着雨,工期却长许多。”有一人说道。</P>
朝堂又陷入了沉寂,大家都知道,只要雨不停,做什么事都是杯水车薪。</P>
难不成大梁真的要亡了吗?</P>
有官员弱声提议道:“实在无法,或许考虑祈晴吧?”</P>
他声音不大,却令宋楚渝心下一动。</P>
他是见识过鬼神之力的,自是可以考虑一试,但这也是最后的法子了。</P>
“且再想想办法。”他道。</P>
“王爷,若真是太子回来了,说不定太子有法子呢?”一个老臣子道。</P>
宋楚渝挑了挑眉,朝中之人只怕他篡位,当真可笑至极。</P>
后宫中,皇后收到画像那一刻是真的痛哭出声,纵使知道孩儿还活着,却也许多年未见了,他果然如同她想象中的那般俊朗。</P>
“这脖颈上的小痣,这额上的小道疤痕,这就是本宫的煊儿啊!”</P>
“找回了便好,娘娘莫要伤心了,这可是团圆事儿。”元曦抚着皇后的背脊安慰。</P>
“是、是,是个团圆事儿,王妃代本宫多谢五皇弟,皇上必然也会十分开心的。”</P>
元曦淡笑应好,心中却有些难受,她始终还是说不出口。</P>
确认无误,宋廷煊很快就重返东宫了。</P>
东宫归位是国之大事,虽还下着大雨,但皇后也安排了一场浩大的祭天。</P>
那日,在内侍打伞下,宋廷煊身着蟒袍,昂首稳步走上了祭坛高高的台阶,插上了他作为宋氏子孙祭奠先祖的三柱香,自此便是真的认祖归宗了。</P>
元曦在台阶下观仪,心中多少泛起了些许傲然——她倒也不负对闵范程的承诺,真的做到了。</P>
宋廷煊走的每一步路,都有她的汗水和付出。</P>
夜里,宋楚渝还在宫中议事,元曦将折扇打开,见了那位许久没见的老人。</P>
老人望着她泪光盈盈,连连道谢。</P>
元曦如约将他送走,临走前,闵范程却怜惜地看着她,道了一句:“王妃莫要把任何事都扛到自己肩上,你已是世上顶顶好的姑娘了,莫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比起上回,王妃如今却多了几分忧色。”</P>
这是长辈对晚辈的怜惜,元曦自然甘之如饴。</P>
随后便将闵范程送走了。</P>
深夜,宋楚渝终于归来,见到还在候着他的妻子,他心下一软,将她拥入怀里。</P>
“不是说了不用等我,快快休息。”</P>
元曦主动吻了他的唇:“等你。”</P>
他无奈揉了揉她的头发,余光瞥见空白折扇,“咦”了一声后问道:“已将闵博士送走了?”</P>
元曦点点头:“送走了,为爹娘攒的功德也够了。”</P>
“真好。”宋楚渝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