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通,系先君熊坎的第二个儿子,现任楚君熊眴的弟弟。小时候熊通和斗伯比一起在宫内的国学馆念书。论辈分熊通虽然比斗伯比晚一辈,两人不仅年纪相仿,而且义气相投,名为叔侄,却情同兄弟。当初斗伯比离开丹阳时两人都不过始龀儿童。如今过去十来个年头,相互都变成英俊健壮的棒小伙子。要不是在这样的场合,两人自然都不可能认出对方来。
斗伯比将去斗邑的路上遇劫被黑虎叼走以及后来上仙山学艺的经过简要地述说了一遍。随后二人手拉着手回顾起儿时的故事来,不知不觉便拉在了队伍的后面。
那时候,二人年近垂发。当时,楚国第十八任国君熊坎在位,请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夫当少师,教一帮王孙公子读书识字,二人也在其中。熊通生性顽皮,常常趁先生不在时溜出学馆,不是上树掏鸟窝就是到溪沟逮鱼虾,完不成学业就让斗伯比代作。
一天,熊通又到溪沟逮鱼虾,被先生逮了个正着。回到学馆,先生并没有惩罚他,而是拿出一串画挂在学馆的墙壁上,然后对着画用沉痛的语调向他们讲述了画中的故事。
第一张画画的是个已逾耄耋之年的老者正在宫廷向国君王子们讲述星象学。先生告诉他们说,那个老者便是他们的先祖芈鬻熊。早在三百多年前,作为火神祝融的后代,他们的先人也曾生活在地处中原的京畿一带。商朝末年,倍受欺凌的楚人在鬻熊的带领下投靠西歧。鬻熊很有学问,并精通星象学,被周文王和武王奉为老师,还协助武王灭掉暴虐的商朝。可是,鬻熊没能等到武王分封的那天,便倒在了观察天象的位置上。
第二张画画的是在周都镐京的大殿前站着一个人,脸上充满渴望与期待,他便是鬻熊的孙子熊狂。祖孙三代对周王朝躹躬尽悴、忠心耿耿。他以为这次分封一定会轮到他。一直到份封仪式结束,所有的人在得到应有的封赏后全都离开了这里。唯独他再次被周王朝忽略,划在被分封的人群之外。
第三张画画的是一个国君模样的人在看守篝火。原来,直到周成王的时候,才想起熊氏部落曾经的功绩,于是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居丹阳,国名为楚。刚建国时,楚国还是个很小的国家,方圆只有五十里。虽然熊绎封为子爵,对周王朝毕恭毕敬,却倍受歧视。周王朝在镐京举行诸侯盟会时,不仅没有他的席位,还被安排去看守大庭前的篝火。
第四张画画的是深受歧视和冷落的熊绎回国后,心情十分沉重地对大臣们说:“这次进京,受到周王室及中原各诸侯的欺凌,什么缘故?千条万条,归根结底只有一条,就是因为楚国弱小贫穷,兵微将寡。若与中原对峙,是自取灭亡。欲求生存,不受欺侮,惟有同心创业,奋发图强!”于是熊绎穿上破烂的衣服,推着用路边的树枝和竹子扎的柴车,带着文武大臣和全族的人一起在自然条件极差的荆山开荒垦地,创造财富。
第五张画画的是楚国随后的几任国君见先辈们的尽职尽忠,换来的仍旧是周王朝的冷落与漠视,便不再朝拜周天子,而是一心一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楚国的疆土不断扩大,财富日益增多,军事力量不断增强。同时,君王们还把发愤图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作为楚国的立国之本一代代传递下去。
第六张画画的是怒气冲冲的周天子正在同大臣们商议如何惩治楚国的事。原来,当楚国不再向周王朝进贡,引起周天子的不满。于是周朝第四任君王周昭王继位不久,便亲率大军,向楚国杀来。
第七张画画的是周王朝的大军过了汉水,踏上楚国的疆土,只见到处是深山老林,不见楚军,但经常受到从树林中钻出来的小股楚军的袭击。一些毒蛇猛兽也经常找他们的麻烦,特别是性情凶野的犀牛群,常常把周军撞得人仰马翻。庞大的军队在这深山密林中无法施展,昭王只好带着大军回去了。
第八张画画的是过了三年,周昭王又亲自率军南征。这一次他只带了久经沙场、个个骁勇善战的御林军——守卫镐京的“西六师”前来征讨楚国。他们渡过汉水,仍不见一个楚军,以为和上次南征一样,楚国无大军抵挡。就在这时,猛听一阵雷鸣般的鼓声,前后左右涌出无数的楚人,周军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大败而逃。
第九张画画的是周昭王当然不甘心失败,又亲率“西六师”第三次渡过汉水进攻楚国,又被楚军团团围住,大将祭公和辛余靡见势不妙,急忙保着昭王杀开一条血路。他们逃到汉江边,忽然发现岸上有几条新船,便慌慌张张地推船下水渡江。船刚到江心,一下子散成了无数块木板。原来楚人料定昭王兵败后必定从这里渡江,于是预先用树胶把木板粘起来制成船放在岸上。树胶粘的木板船驶到江心,树胶溶化,船就开裂散架了。最精锐的王家“西六师”就这样被消灭,堂堂的周天子也落江而死。周王朝的大臣们不敢举行葬礼,怕把这不体面的事张扬出去,只好悄悄地把周昭王埋葬了。
第十张画画的是熊绎之后,经熊艾、熊怛、熊胜、熊杨传至熊渠,历时约一个半世纪,情况大为改善,显示了转弱为强的势头。熊渠在治国方面继承先君遗规,在小心睦邻的同时,下大力量整军经武,大胆地开拓疆域。到周夷王时,熊渠乘王室衰微,诸侯自相攻伐之机,先后征伐了荆山以西的庸国,长江中游的扬越,随后又沿长江东进至江南的鄂国,使楚国的疆域得到扩展。
第十一张画画的是在扩展疆域的过程中,由于楚地地处华夏蛮夷濮越一带,因此文明程度相差很大,历史渊源各不相同,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也极其复杂,但熊渠都能想法加以安抚。对于被灭之国,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以宽广的胸怀首先推行各部族统一政策。正因为如此,楚国才能够得到各民族的拥护,显示出强大的开放性和凝聚力,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强烈的本土意识和民族意识。
第十二张画画的是楚国所开拓的疆域是在华夏蛮夷濮越一带,虽然与各路诸侯一样同为黄帝后裔,但各路诸侯国因楚国的迅速强大而嫉妒地称楚人为蛮夷,熊渠便以此为由,向国人、也是向世界宣布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号召:“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摆脱周王室的控制,以更利于本国发展的策略来治理国家,并自立为王,又封长子康为句檀王,次子熊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成为第一个敢与周王室分庭抗礼、平起平坐的诸侯国……先生慷慨激昂的讲述,在学童们心中激起一道道涟漪,整个学馆顿时鸦雀无声。
随后,先生问道:“各位公子,听罢上面的故事,你们作何感想?”并且第一个点熊通。其实,当先生讲述楚国的发展史时,熊通已被深深地打动。见先生点他,当即答道:“贫穷受欺,落后挨打,这是一个硬道理。从今天起,熊通定以列位先祖为榜样,勤奋学习,刻苦练功,长大也像他们一样,不仅让楚国强大,还要征服整个华夏,让楚国的旗帜插遍华夏的每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