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岛的名字叫做瀛洲。吉义之所以知道有瀛洲的存在,就是之前在苏州府华亭县阴差阳错被陆家招亲之时,困在陆府之中,没事可做,随手翻看其藏书,从前朝所编集的本县县志中,看到一段记载。说是在县外的江口水域,有个大岛渐为人知,引起地方学者争议。有人说是胡豆洲漂移而来,有人说那就是自古相传的三大仙岛——“蓬莱、方丈、瀛洲”之中的瀛洲便是。结果瀛洲之说占了上风,从此就管那岛叫做瀛洲。
瀛洲地势低平,芦苇丛生,水鸟成群,鳄鱼出没。最初是一片沙洲,由于水鸟带来树种,树林在那岛上蔓延开来。有了树木巩固水土,也就渐渐适合人居。到前朝时形成了一个镇子,叫做祟明镇。祟是鬼鬼祟祟的祟,意思是那岛荒芜阴森,是个鬼祟之地,要使鬼祟明现出来以镇之。因此瀛洲又得了个别名,叫做祟明岛。
由于流沙、鳄鱼、飓风、太过潮湿而易生疫病等不利人居的原因,祟明镇后来废弃了,但是祟明岛的别名还是流传了下来。
再后来,由于鬼祟的祟字与崇高的崇字外形很像,那岛的别名渐渐演变成了崇明岛。毕竟人们喜欢吉利的名字,崇字可比祟字吉利多了。
就这样,在沧海桑田的千秋岁月中,长江口从无到有生出一座大岛,正名瀛洲,别名崇明岛。
吉义当时看那县志记载,津津有味,因此记得。这时拟定决策,就决定先把人马转移到瀛洲去落脚。心想那个岛平常人不敢居,自己人却无妨。哪怕真有什么鬼祟,吓得住别人,吓不住我们。至于鳄鱼,更没什么可怕,简直就是天赐的皮革材料,给我们自制铠甲好用!鳄鱼肉也好吃,可以大量做成腌肉,以备出海时的干粮。
自古以来栖息在长江中下游的扬子鳄,如今大量聚居在瀛洲岛上。由于那岛上有大量来往水鸟落脚,它们日复一日过着饭来张口的舒服日子。殊不知祸从天降,人类某人的一个决策,它们就要遭到灭顶之灾了……
战略已定,吉义派人告知商帮船队,连同雷池水族团上溯汉江,准备接应五龙庄人众转移。同时收拾五龙庄以及附属各寨的人马资财,赶在官军还没到来合围之前就先进行大转移。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又一次大危机,吉义要率所部进行又一次大转移。果断转移,避开强敌,不是怯懦,没有惊慌,只为着未来的大战略。不是逃避,而是勇于进取的新尝试、新开始。
出海经略海岛,是一条非同寻常的出路,进可攻,退可守。有利则登陆拓展,不利则退回海上。这是一条值得尝试的好出路,却也需要有大魄力、大本领才能实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在变易的时世之中,勇于探求。微斯人,天降大任于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