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吉义与兄弟们一夜不眠,拟定了放弃深山家园五龙庄,乘船沿着汉江、长江直下,出海经略海岛的一套战略计划。
海岛,是朝廷难以控制的化外之地。历代以来越发保守的儒家治世,崇文抑武,只求绥靖不求开扩,就连陆疆都无心坚守,何况海疆?
在百余年前,曾经有夷狄持续入侵河西的严峻局面。河西走廊狭长难守,而且需要长途运粮,免不得要消耗许多人力财力。当时的朝廷,以第五太师为首的文官集团提出要放弃河西退守陇西,以节省军费减少徭役,才能安定内地维持太平云云。这个说法一度要被皇帝采纳,幸亏还有武将出身的耿太保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弃守河西,能得几年太平?夷狄得河西则必徐图陇西,陇西难保则关中亦难保,关中难保则天下难保!绥靖夷狄,犹如割肉予狼,肉不尽则狼不止,何得太平?”最终皇帝还是采纳耿太保的意见,以举国之力支援边疆将士坚守河西。结果夷狄不能侵略获利,无利可图则内部矛盾激化,分裂相争,不能再进犯,皇朝这才保住了太平。要是当年以第五太师之见弃守河西,皇朝恐怕早已不存在了。而且后世汉人就算重建新朝,河西不在新朝统治之下,必然也会给新朝带来持续的外患,遗害无穷。
至于海疆,其实比陆疆更难控制。好在海上并没有太大的外患,不过就是些海贼而已,因此历朝都不怎么重视海疆。到了本朝也是一样,官军水师以内河水师为主,外海水师几乎没有,海防不过就是在沿海各州县让地方土兵防着海贼上岸劫掠而已,海岸线外的海岛全都不设防。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吉义通过行走天下,走遍天涯海角,开阔了眼界,增进了见识。先前曾往南澳岛、澎湖屿、夷洲的经历,使得吉义知道了海岛的意义。海岛上有人烟、有渔产、有珍货……简而言之,有人有食有财!有人有食有财,就可以积聚实力。
有这见识,吉义与兄弟们探讨出一套大胆的战略——出海!灭海贼而聚海民,纳海岛为地盘,积聚实力,在时机合适之时登陆作战,联络义军旧部,再打天下!
要实施这套战略,有现成的条件,却也有不小的困难。
条件是,吉义手下有一支船队,还有可以帮助行船的水怪。先前吉义麾下以商帮为名的船队,经过持续发展,已经有大小船只百余艘,可载数千人众。吉义还收伏了雷池水族团,在义军联盟失败之后起到了帮助中路军残部渡过长江退回江南的作用,之后就跟着商帮船队帮助行船。
困难是,现有的船队和水怪并不适合下海。船队的船只只有一小部分能出海,大部分都是抗不住海上风浪的江船,要出海必须找个地方另造大量海船,或者另想办法搞到海船。雷池水族团除了池小蛟以外,其余都是淡水水族,只能生活在江河淡水之中,不宜下海,下海过不了多久就会咸死了。至于五龙庄的水怪群,鲶提辖所部,更是在深山里溪谷水潭之中出身的小水族,连大江大河都没见过,更莫说下海。
因此说来,必须有一个地方落脚,弄到海船之后再全员坐船出海。包括水怪都得坐船,不能直接游水出海。
正好有这样一个地方。也是多亏吉义先前为了寻鼎四处游历才知道。兄弟们听吉义说了有这么一个地方,皆拊掌笑道:“这可不是天助咱们!”
究竟什么地方呢?就是长江口的一个大岛。这个大岛十分年轻,是因为沧海桑田的变化才逐步浮出水面的新生岛屿,成岛不过数百年时间。由于地处江口,该岛四周都是淡水,适合吉义手下的水怪生存。以此为中转点准备出海,是得天独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