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有些事必须由咱替他去做(2 / 2)

朱元璋望着迫不及待想要开口继续求情的朱允炆,率先说道。</P>

“你觉得自己能镇得住他们吗?”</P>

还在焦急地想获准开口为刘三吾求情的朱允炆,一时没反应过来。</P>

“皇爷爷?”</P>

朱元璋直勾勾地看着朱允炆,言语中带着一丝期待地补充说道。</P>

“如果哪天咱不在了,你坐上龙椅,你镇得住底下的这些武勋文臣吗?”</P>

“今日朝堂上那些大搞南北对立党争的文官,”</P>

“还有冯胜、傅友德、蓝玉等这些战功赫赫的武勋。”</P>

“你可以吗?”</P>

朱元璋心里非常清楚以朱允炆当下的威望和水平,根本不足以去掌控这些人。</P>

这对于眼前的少年来说,实在是太难了。</P>

他才十六七岁,略显稚嫩。</P>

恍惚间他又想起了太子朱标,</P>

要是标儿在,他根本就不用去操心这些问题。</P>

朱允炆原本脑子里一直在想的是,如何说服皇爷爷能对刘三吾网开一面。</P>

可朱元璋却是直接抛出这么一个直击要害的问题,</P>

还真把他问住了,一时之间,他心里开始天人交战。</P>

孤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P>

皇爷爷肯定是想孤回答说可以,孤有信心能镇得住!</P>

孤该这样回答,让他老人家舒展一下心结吗?</P>

可是,他们这些人,孤真的镇得住吗?</P>

就拿朝堂上的文臣来说,除了刘师傅、黄师傅、齐大人、练大人等少数几人和孤是同心同德的,可像詹徽、茹瑺等大多数官员都是见风使舵的主,想让他们全心全意归服于孤,简直比登天还难。</P>

还有这些武勋中的几位领军人物,冯胜、傅友德这两位国公都是和皇爷爷一个辈分的,他们都是一起打天下的老伙计了,在军中的资历根基深厚。</P>

而凉国公蓝玉,作为军中后起之秀,功勋卓着,可是行事张扬,骄横跋扈,难以驾驭。</P>

最令孤难受的是,按辈分算他是孤的舅公,可是并不算孤的亲舅公,孤之弟允熥才算是他血统上的孙外甥,孤和他还隔着了一道呢。</P>

这些人孤怎么可能镇得住?!</P>

思虑之间,他抬眼看了看自己的皇爷爷,发现他对自己投来的目光带着一种强烈的期待,</P>

这是想让他违背真实的情况,做出肯定的回答。</P>

可是他又看见皇爷爷脸上皱纹,还有那么梳理齐整却不见一根青丝的头发。</P>

皇爷爷真的已经很老了,</P>

可很多事情,没有他,孤真的扛不起来,</P>

还是得靠他给孤铺路。</P>

在片刻的思虑之后,</P>

朱允炆忽然扑通跪在地上说道。</P>

“皇爷爷,孙儿无能。”</P>

朱元璋听到这个意料之中的答案,也不免在心里长叹一声。</P>

眼角闪过一丝的黯然,还有略微的失望,</P>

允炆现在还是太稚嫩了,魄力不足,</P>

他毕竟不是标儿,</P>

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能达到标儿的高度。</P>

有些事是要靠咱来教导他,</P>

还有些事儿,却必须得由咱亲自替他去做。</P>

整肃朝堂众文武就是咱得亲自替他做的事。</P>

“你的意思,咱明白了,你先起来吧!”</P>

朱元璋想定之后,便翻开桌上锦衣卫递交的南北榜案涉案人员名单,</P>

他沉着脸,扫视一番之后,</P>

提笔在名单上加上了一个名字,</P>

赫然是“陈安”,</P>

随后就拿起红笔,将名单上面的几个名字圈红。</P>

朱元璋把名单递给朱允炆,淡淡地说道。</P>

“你也看一下吧。”</P>

他又好像想起了什么,从桌边翻找出了自己的翻阅日记是记摘抄的小纸张。</P>

看着上面的记录着的,“发酵、整治、南北榜案、站队。。。”等字眼</P>

拿起红笔,将上面的字一一划去,表示他将事情进行处理了。</P>

而朱允炆看着名单上,那么一长串几十号官员的名字,</P>

特别是刘三吾、白信蹈、张信、还有新添加上的陈安的名字,已经被圈红,</P>

他自然是明白其中的含义,</P>

而那些幸运地没被圈红的官员,最轻的判罚也得是流放充军。</P>

想起了刘三吾,他还是有些不忍,便怯生生地开口。</P>

“皇爷爷,能否给刘师傅留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