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凭空出现的日记,他还是有点将信将疑。</P>
他紧皱眉头,右手抚着胡须思忖着。</P>
“难道真会是北方举子问题?”</P>
“他们写的试卷真的很差吗?”</P>
“公布真相了,这些北方举子还会继续闹?”</P>
“还有这三个姓林的御史,谁会是这林氏日记的作者。”</P>
这时,外面传来太监的通传声。</P>
“皇爷,皇太孙来了。”</P>
“早朝的时间马上要到了。”</P>
朱元璋这时才回过神来,</P>
刚才起来就关注日记的事情,</P>
忘记了时间,</P>
允炆都来等他一起上早朝了。</P>
“允炆都已经来了。让他稍等片刻”</P>
“你们马上过来伺候朕更衣。”</P>
于是,众宫女太监又鱼贯而入,开始伺候朱元璋更衣洗漱。</P>
不消片刻,朱元璋已经收拾完毕来到前厅。</P>
“孙儿请皇爷爷圣安!”</P>
朱允炆见朱元璋出来立马施礼问安。</P>
“免礼,咱早上起床处理其他事情一时没注意时辰,”</P>
“这没时间用早膳了,我们边走边说。”</P>
“咱问你,张信他们复审试卷咋样了?”</P>
朱允炆跟在朱元璋的身后,一边向外走去一边回复道。</P>
“张信刚才已经把复查的初步结果拿给孙儿了。”</P>
“如何?”</P>
朱元璋停下脚步,转身看着朱允炆,急着知道答案。</P>
“他们复查下来,觉得试卷成绩没有问题。”</P>
“落地的北方举子卷子比起上榜的卷子,水平存在一定差距。”</P>
饶是有心理准备,朱元璋心中还是一惊。</P>
又要被日记说中了?</P>
难道日记后面所写的全部都要应验吗?</P>
朱元璋强行平复心情说道。</P>
“走!咱先上朝,有事早朝上一并说了。”</P>
说罢,一行人快步走向御辇。</P>
······</P>
奉天殿。</P>
文武百官已经就位,</P>
林豪这个纠察御史,</P>
在角落站定不动,如同雕像一般</P>
他面无表情,目视前方,故作威严状。</P>
心里想着这早朝赶紧结束,回衙门继续摸鱼。</P>
随着太监一声高喊。</P>
“皇上驾到!”</P>
朱元璋在朱允炆的陪同下,步入大殿。</P>
群臣齐刷刷跪地三叩九拜。</P>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P>
朱元璋在龙椅上坐定,手微微一抬。</P>
“起!”</P>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P>
太监那独有的尖细嗓音,再度在空旷的奉天殿中传开。</P>
众大臣按品级依次开始奏事。</P>
。。。</P>
在处理了奏报地其他几个事项之后,。</P>
朱元璋等不及开口问道。</P>
“说说,北方举子状告科举舞弊一事的进展吧。”</P>
“复查试卷的结果如何?”</P>
张信抬头看向立于陛前的朱允炆,</P>
发现朱允炆朝他点点头,</P>
得到对方肯定的回应之后。</P>
张信出列说道。</P>
“臣启奏复查试卷一事的进展。”</P>
“众翰林在贡院把所有的北方落地举子的卷子都初步审阅了一遍。”</P>
“经过和上榜的卷子比对,发现他们考卷的水平确实有一定差距。”</P>
“臣还挑选出了一些较为出色的北方举子试卷,呈送皇上御览。”</P>
接着,他躬身双抬举卷子置于身前。</P>
一名太监接过卷子回到朱元璋跟前,在另一名太监的配合下,</P>
将试卷缓缓展开,供朱元璋审阅。</P>
他看完一份,点点头,两名太监迅速展开下一份。</P>
经过一段时间的仔细审阅。</P>
朱元璋发现这几份试卷,均文字平平,并算不得出色,个别举子甚至还有用词方面的错误。</P>
和他之前看过的上榜试卷差距很大。</P>
朱元璋无奈地微微摇头。</P>
看来真的是应了日记里说的,</P>
这科的北方举子真的不行,他们的实力确实有待提高。</P>
旋即,他开口问道。</P>
“都察院那边查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