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日记,暴风雨即将来临!(2 / 2)

······</P>

御书房。</P>

散朝之后,朱元璋在皇太孙朱允炆陪同下晃悠悠走回御书房坐定。</P>

“咱看那个新科状元陈安,能诗善文学识渊博,咱已经钦点他为翰林学士兼东宫侍读。”</P>

“到时候你好好和他学习经学。”</P>

以前懿文太子朱标在世时,朱元璋就非常重视对朱允炆这些孙辈的教育。</P>

现在朱标已去世了,大明的接班人变成了朱允炆。</P>

所以他对朱允炆的教育重视程度更上一层楼,</P>

他时常耳提面授,</P>

恨不得将几十年的帝王经验一股脑儿传授给皇太孙。</P>

朱允炆躬身拜道。</P>

“孙儿谨遵皇爷爷圣命,一定会好好听陈状元讲经学。”</P>

“皇爷爷,没别的吩咐孙儿就先告退回东宫了。”</P>

“黄师傅估计还等着孙儿,今天我们要继续讲史学呢。”</P>

“望皇爷爷处理朝务时务必多注意休息。”</P>

朱元璋点点头应道。</P>

“好!”</P>

“你好好和他们学,咱会注意休息的。”</P>

看着朱允炆退了出去,身影消失在视线之中。</P>

偌大的御书房此刻就剩他一人了,</P>

朱元璋伸了伸懒腰,毕竟他年事已高,</P>

天天这么起早贪黑高强度的工作也让他有点吃不消。</P>

他想趁着各部的朝务奏折没送来之前,先闭目养神休息一会。</P>

这时,脑中传来一阵清晰的声音</P>

【恭喜!您已获得林氏日记副本。】</P>

朱元璋先是一惊,居然有人凑到自己面前,如此近距离的说话?</P>

这是何人,如此大胆?</P>

一句“放肆”卡在喉咙,还没说出,面前突然出现了一本日记。</P>

他再次一惊!</P>

他看得清楚,周围无人,这日记本是凭空出现在自己面前的!</P>

他疑惑翻开看了一眼。</P>

立马被里面的文字吸引住了。</P>

【昨日日记。】</P>

【当个御史给早朝凑人数,还是一如既往的辛苦。】</P>

【不过今天的早朝氛围比前几天好太多了。】</P>

【难得没有听到老朱批评底下官员做事,】</P>

【老朱高度赞扬了这次的科举取仕工作。】</P>

【对主考官刘三吾和白信蹈的付出表示肯定。】</P>

【当场批准了提报的进士名字,并公开放榜。】</P>

【主考官刘三吾老爷子都八十高龄了,被他老朱夸得不要不要的。】</P>

【只可惜,他们高兴地太早了。】</P>

【他们所有人包括老朱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细节。】</P>

【那便是这些新科进士,总共五十多号人,】</P>

【清一色,全部都是来自南方的举子。】</P>

【那些北方举子岂肯罢休。】</P>

【等着吧!那些落榜举子明天就会闹腾起来了。】</P>

【又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了。】</P>

朱元璋看着内容,一时还没有缓过神来,</P>

此刻他已顾不上追究这日记本究竟是怎么出现的了。</P>

新科进士全是南方的?</P>

咱只顾着看他们的卷子和殿试考校他们才学了,</P>

完全没顾上去注意举子们的籍贯问题。</P>

他张口准备喊人去查证一下。</P>

却听到外面的太监通传声。</P>

“皇爷,锦衣卫都指挥使蒋瓛大人求见。”</P>

“让他进来!”</P>

却见蒋瓛着急忙慌地进来行礼说道。</P>

“陛下,北方举子此刻都聚集在宫门口,他们集体上疏告御状。”</P>

“他们状告本届科举的主考监考团队主官徇私舞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