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命运之力(1 / 2)

随着士颂正式和东吴完成“和谈”,东吴这边,象征性的给士颂进行了一定的赔偿。

然后,又用他们管用的“欠着”的方式,说是剩余的钱财,他们以后会分批偿还。

孙权这人,不怎么要脸,只讲究现实的实用派,甚至亲自写了借条,认可豫章和庐江二郡,是归属士颂的,只是目前暂时借给他孙权而已。

“主公,若曹操南下。我们只能合力抗击。”劝说孙权的人,正是最受孙权看重的谋臣鲁肃。

他的分析,在东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若败了,别说庐江,豫章二郡了,大江之南,汉室故土,哪里还会有我等容身之所在。那时候,无非便是士颂退守交趾之南,我们东吴,跑去夷州占据海岛罢了。”

“而若是我们击败了曹操,局面就会大有不同,那时候,士颂和中原势力。”

“士颂必定会趁机北上,一心要把中原势力的根底给打没,为他自己,除去日后的大敌。

“那时候的士颂,绝对不会来找我们要什么庐江,豫章二郡,反而会支持我们北上徐州,和他一起攻略中原,让中原再无强大势力。”

“而曹操若是大败北归,为了减缓南面的压力,自然也会是对我们多加拉拢。他会集中他手上剩下的力量,全力去对付士颂。毕竟那时的士颂,是可以覆灭中原的。”

“若是曹操小败一场,士颂为了稳定鼎足而立的局面,依旧会和我们保持联盟关系。这二郡,他也绝不会前来讨要。甚至还会帮助我们北上攻略汝南,进攻合肥,以缓和他在荆州和益州那边的压力。”

最后,鲁肃对孙权拱手说道:“不论如何,此时低头让步,给士颂一个借条什么的,根本无伤大雅。若是真如借条上所言,我们占据青徐二州,自东向西进军,和士颂东西对立。那时候,自然是有一场决定天下的大战。”

鲁肃的话说到这里,孙权自然也明白后面的话,不用多说。

若是天下只剩下自己和士颂两家,这地盘又何必还过去呢?大家各凭本事,来一场决定天下的决战就是。

此刻,不论是孙权也好,还是鲁肃也好。都没有把盘踞在江夏郡,被曹操从北面一路赶到南面的刘备,放在眼里。

在他们眼中,刘备不过是士颂的一个附庸而已,就和当年的张绣一样,迟早是要被士颂所吞并的。

天下人都可以这么想,这么看,不过刘备自己,却从来不这么看。

他坚信自己,一定会有再次崛起的机会。

百折不挠的刘备,其内心之强大,只怕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士颂和曹操能看到这一点。

刘备这样的人,绝对不负英雄之名。

更何况,在得到了士颂的支持后,江夏太守刘备手上的实力,也得到了加强。

源源不断的外族兵源,被送到刘备手上,刘备对这些人完成“教育”之后,手上的军队,很快也恢复到了五万多人。当然,后勤粮草之类的,大多还是得依靠士颂的支持。

不甘心汉室就此落寞的刘皇叔,也终于在这一年,遇到了改变自己人生的贵人。

这一年,他完成了“三顾茅庐”,对一个二十七岁的年轻人执弟子礼。

虽然这一次没有发生在隆中,但他终于是得到了诸葛亮,让自己身边的谋士,不再是那些白面书生了。

或许,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冥冥之中,自有命运的力量,将他们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他们互相成就。

而且,在诸葛亮的有意布置下,士颂还真就一直被瞒住了,根本不知道诸葛亮已经效力于刘备。

此刻的江夏郡治所,西陵城内,诸葛孔明羽扇轻摇,一副智珠在握的样子,坐在刘备身后的帷幕之中。听着楚侯府那边传来的最新通知。

是的,刘备如今的外交状态,基本需要和士颂保持一致。

即便是刘备早就私下和孙权完成了媾和,江夏郡变成了南楚和东吴之间的贸易往来点。但在明面上,刘备和孙权一直还保持着敌对的关系。

“楚侯能和吴侯化敌为友,一同抗击曹操,实乃是天下之幸啊。”刘备摸了摸自己的胡须,笑着送走了楚国使者。

等他返回了自己的座位,则轻轻地叹了口气。

刘皇叔的这一声叹息中,包含了他太多的无奈。

汉室衰弱,朝纲不正。

如今的大汉天下,北有曹操,南有士颂孙权,三家基本已成鼎足之势。

大不了加上西北雍凉一隅之地,和远在辽东的公孙康一家。

想要复兴汉室,让天下人想起刘家才是天子,才是正统。

真是太难了。

当然,短期来说,士颂和孙权完成正式议和,江夏郡这个所谓的“中立”缓存点,也失去了意义。

从前,双方处于敌对状态,所以双方境内的商人,冒着极大风险,也要拖着货物进入江夏。

现在,则有了更安全的选择,别的不说,孙策西征的那一条路,他们完全可以沿着当商贸之路走。

若是把时间线拉长一些,士颂低头和孙权达成和谈,只有可能是士颂也感受到了来自北方的压力。

曹操,那个和自己纠缠了半辈子的敌人,一个死死压制住了自己的敌人,竟然如此快速的扫清了北方,要不了多久,只怕就可以再次南下了。

“主公何故叹息。”诸葛亮从帷幕中走出,脸上带着笑容,即便是对刘备内心的想法有所了解,但看破不说破这点涵养,诸葛亮还是有的。

刘备微微摇头,对诸葛亮说道:“孔明,你是了解士颂为人的。这位楚侯心气之高,和常人颇有差异。”

“从前孙权一而再,再而三地找士颂求和,士颂都没有同意。如今士颂又向南平定了南海边的扶南国,按理说是实力进一步恢复,却在这时选择了低头,同意了孙权的求和,想来是那曹操,即将要南下了吧。”

“嘿嘿,数年间横扫北方,平定四州,讨伐塞外,乌桓低头,还真是威风啊。”

“看似危机,却又何尝不是主公扭转乾坤,恢复汉室江山的机会呢?”诸葛亮说完,微微摇动羽扇,眼神中充满自信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