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丰接到禀报,得知祖法古在堂外求见时,正在为是否下令捉拿乔装潜逃的司空府长史唐双举而举棋不定。
原来,当日并州刺史高季式亲自前来向他报称:他手下的差役发现唐双举扮作女人模样已混出晋阳南门,有可能要逃回洛阳去了。请莫小丰作一决断,是否立即对唐双举实施抓捕。
这两天,莫小丰正在为失去吕方简,苏祥六等人的音讯而焦急,忧虑,突然得知唐双举乔装潜逃的消息,心中暗道:唐双举显然是听到了什么风声,才趁乱潜逃的,倘若立即抓他回来,反倒给了他一个抵赖,狡辩的机会,不如等确定了他要逃回洛阳之后再实施抓捕,更利于坐实他畏罪潜逃的罪状。
正在此时,单四前来禀报:"分司南道的度支郎中祖法古有事求见。”
乍一听说祖法古到了晋阳,莫小丰心中不由得一喜,随即对等候在堂内的高季式说道:“有劳高公亲自带人,速去捉拿在逃之嫌犯唐双举归案,并尽快审问出他受何人之命,唆使人潜入霸府行刺的真相。”
高季式得此命令,近些天来始终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放了下来,当即抱拳领命,带人出城捉拿唐双举去了。
莫小丰亲自迎出门外,将祖法古迎进议事堂,
急切地问道:“先生忽至晋阳,可是带来了天大的消息?"
祖法古一揖到地,请罪道:"受情势所迫,下官只得以魏伯起作掩护,北奔脱身,来此向您报告侯鉴举兵叛乱的消息,还求太原公恕罪。"
莫小丰见数九隆冬时节,祖法古略显花白的头发已因数度出汗结成了绺,且袍服下摆处还裂了个大口子,料想他这一路极为不易,遂回身端起茶碗请他先喝上两口解渴,同时说道:"先生对朝廷的一片忠心日月可鉴,何罪之有啊?快说说,洛阳如今是何状况?"
祖法古一口气喝干了茶水,抹抹嘴,说道:"早在半月前,下官和封元启就探知,侯鉴已将其隐匿于各郡县的八万部曲秘密调往洛阳集结,并下令将几处要害州郡的统军主将尽数更换为他的亲信。据此,我等判断,侯鉴势必于近期发动叛乱。"
莫小丰点点头,表示认同祖法古的这一判断。
祖法古喘口气,接着说道:"前两日,据封元启安插在侯鉴身边的眼线传来的确切消息,侯鉴秘密前往颖川附近的石堆墟和卫玄策会面,很可能是在谋划举兵以后的诸种事宜。几乎在同时,我等又得到消息:王肃在洛阳下令封锁了进出洛阳的各条驿道,并收回了各衙署的全部马匹。由此两点,我等以为,待侯鉴自石堆集返回洛阳,即是南道发动叛乱之时。
为确保朝廷及时获取讯息,下官同封元启商议,决定分两路尝试向朝廷传递消息:一是劝说魏伯起随下官的外甥王大亮从水路出城,再取道山间赶奔邺都去向大将军报信;二是由下官以出城巡察粮仓为由,悄悄渡河投奔潞州大营,由段云段将军派人护送来晋阳向您报警。所幸下官这一路还算顺利,一两日内便见到了您。”
“先生辛苦了。来呀,多备些菜肴来,我要为先生接风洗尘。"莫小丰转头向堂外吩咐道。
祖法古忙冲他摆摆手,说道:“洗尘就不必了。军情紧急,眼下尚不能确定魏伯起是否已顺利抵达了邺都。因此,请太原公立即派飞骑将洛阳的情形驰报大将军,以免耽误了大事。"
莫小丰点头称是,走至案前,亲自为祖法古铺纸研墨,结他草拟成一份军报,又亲手在上面加盖了霸府及自己的印信,尔后命人以六百里加急送往邺都,务须当面交到大哥贺崇手中,此时,因见单四带人端上吃食,便笑着说道:“事情办完了,这饭总是要吃的嘛,我与先生已有数月未见,甚是挂念,今日且以茶代酒,先敬先生三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