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哗变?(三)(2 / 2)

“郑仲礼须当着大都督的面儿亲口保证,不找咱们秋后算帐,不得借故责罚冯吉大哥和张校尉!"静默了片刻之后,又有人叫嚷道。

这一要求也得到了很多军士的附和。

郑仲礼呆若木鸡地站在那里,脑子里一片空白,根本没记住军士们都提了哪些要求。

“看来,矛盾的焦点集中在军士们已有两个月没领到饷钱这件事上。可眼下因抗震救灾落下的巨大亏空尚没有补上,要去哪里觅钱为军士们发放饷钱呢。"

莫小丰正在思忖着该如何答复众人,忽觉眼前人影晃动,小德子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凑近他耳旁悄悄说道:"公子不必为钱的事作难,戚里开市这些天关市税就收了近二十万贯,可以给军士们发放饷钱。"

莫小丰喜出望外,冲小德子点了点头,走过去双手扶起冯吉,温言问道:"你原籍在何处?家中可有人照料娘亲啊?“

冯吉大约三十几岁的年纪,犹惶恐不安地赔罪道:"小的不该找郑都督讨要饷钱,还惊动了大都督。小的情愿受罚,但求不要连累了张校尉和诸位弟兄。"

张瑞在旁替他答话道:“冯吉原籍在河东离石,是十一年前沙苑之役后入的行伍,大小历经二十余战,三年前经丞相亲点,留在邺都当差的。"

莫小丰转头责备郑仲礼道:"像冯吉这样的有功将士,本该得到优待才是,怎可为了区区几贯钱致使他娘亲病重无钱医治呢?"

郑仲礼倒也识趣,诺诺连声,并不辩解。

“今天的事,我代郑都督向冯吉大哥赔礼了。"莫小丰朝冯吉深深鞠了一躬,转向众人,朗声说道,"我愿向诸位作出承诺,对今晚之事,日后决不找你们秋后算账,也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

“大都督英明!"不知谁带头赞了声,人群中立马响起了一片欢呼声。

"我们要求撤换郑仲礼!"一个尖利的声音夹杂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显得格外刺耳。

莫小丰未作理会,摆手示意众人保持安静,接着说道:"我知道诸位当中有许多人都和冯吉一样,是久经战阵的有功之士,也是通晓事理之人。你们都知道,就在两个月前,外国数万百姓因受地震之灾被迫迁来此地暂住,朝廷为他们重建家宅,耗费了大量钱货,以至无有余钱发放诸位的饷钱,给诸位造成了不小的困难。在此,我先给大伙儿赔不是了。"说着,冲众人又深深鞠了一躬。

在场的军士们平日里大都见惯了当官的颐指气使的训斥人,哪见过身为一军主将的堂堂太原公当众向他们行礼,赔不是?大多数军士都慌忙跪伏于地,不住地叩头还礼。

莫小丰一面伸手扶起前排的几个军士,又招呼众人起身,一面转头用询问的目光望向小德子,待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方向众人说道:"方才我听大伙儿所提的要求,最主要的还是想尽快领到拖欠的饷钱,是不是?"

这一回,军士们无人吱声了。沉默了片刻,有一位老成的军士说道:"要是朝廷有难处,我等也可再等上一些时候。。。只是,冯兄弟家中确有困难,还请大都督体恤这个。"

莫小丰笑呵呵地走上前,拉着老军的手,说道:"老哥哥,实不相瞒,适才刚听到兄弟们众口一辞地提出要发放饷钱时,我也犯难,不知该去哪里筹钱呢!这不,刚巧戚里的高市丞来对我说,他那里新收了一笔关市税钱,可以与度支协商后暂充饷钱发给兄弟们,以解燃眉之急。"

那老军连连摆手推辞道:"不急在这一时,不急在这一时。"

莫小丰依旧拉着他的手,高声冲众人说道:"你们暂且回去歇息,明日待计吏仔细核查过每人该补的钱数,立刻发放饷钱!"

众军士用雷鸣般的掌声给了他以最热烈的响应。

莫小丰随即回身向张瑞交待道:"明日待冯吉领到饷钱后,你派一得力之人陪他返回原籍,妥善处置好家中的一切事宜。"

“标下遵命!"张瑞响亮地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