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底牌(1 / 2)

谢珣人在京都卫衙门,他避开了锦衣卫和禁军的搜查,在街上掳走张伯熙,当年有几千京都卫跟着他一起离开京都,那群京都卫里也有一批世家年轻子弟。林萧,张伯兴和周黎玉等人都跟着他一起离京,如今已是宁州铁骑的将军。

那群京都卫也被收编到宁州铁骑的军队里,不分彼此,林萧,张伯兴和周黎玉都做出了成绩。谢珣在京都孤立无援,要人没人,要权没权,若宇文景没有抓住安远侯等人,他大可以隐藏身份,再带凤长青和苏月娇秘密出京。可他不能对这群镇北侯旧部的生死撒手不管,也不能纵容宇文景这种残暴无良的行为。

他要阻拦宇文景,手里就必须要有兵。

京都卫是谢珣唯一的选择。

张伯熙如今是京都卫指挥使,且是雪兰郡主的未婚夫,他和雪兰郡主一年前定了亲,今年年底打算成婚。安远侯全家入狱,张伯熙不可能无动于衷,谢珣最明显的感受就是京都卫没有在京中守卫,锦衣卫抓捕时,他们无力阻拦,却也不会助纣为虐。

这样的惨状,三年前出现过一次就够了。

“小侯爷……”张伯熙见到谢珣时,心惊胆战,“你竟然真的在京都,你……”

满街的锦衣卫掘地三尺,都在找谢珣,张伯熙本以为是宇文景因凤姝之死迁怒旁人,没想到是谢珣真的在京都,江南正在打仗,小侯爷已在京都了。哦,不,如今要称王爷了。Μ

“张伯熙,是时候了!”

影卫这几年在京中可不是白待的,京中势力,姻亲关系,皇城内外的部署,京都卫和禁军几次冲突等等,谢珣了解的一清二楚。京都卫在谢珣离京后,的确有过一段时间一蹶不振,因为许多世家子弟跟着谢珣走了,张伯熙也善后,烧毁京都卫衙门,很巧合地把京都卫记录在册的人员名单都烧毁了。

宇文景用得最顺手的就是禁军和锦衣卫,特别是锦衣卫,对京都卫不屑一顾,原本在谢珣接手前,京都卫就是一盘散沙。谢珣叛逃后,原本被他凝聚起来的京都卫,又成了一盘散沙。影三化名杨林在谢珏的安排下消无声息地进了京都卫。

这三年在京都卫任劳任怨,如今已是京都卫副指挥使,当然,他能在三年就升到京都卫指挥使,并不是靠他任劳任怨,背后也有谢珏安排的人推波助澜。

谢珏和谢珣早就讨论过,影卫全部留在京都,只是收集情报也太过浪费,若有一天他们要打回京都,就需要有人里应外合,必须有兵。

锦衣卫和禁军被宇文景把持,难以动摇,除非他们愿意耗费十年的时间去站稳脚跟,这不太可能!

京都卫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所以,他们利用镇北侯府旧部活动,把影卫送进京都卫,看似是张伯熙主理京都卫各项事宜,事实上影三取得张伯熙的信任后,几乎都是谢珣在遥控京都卫。

所以这几年,京都卫仍是按照谢珣当初那套训练模式在操练,人员名单是影三精挑细选过的,京都卫在颓废一年后一直在保存实力。

张伯熙是一个聪明人,且是极聪明,极聪明的人,他不是一个擅长管理的人才,是张家旁支。他活得十分通透,似乎知道有人遥控京都卫,京都卫井然有序,作为指挥使,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他都一概不管。

因此,他得到所有的红利!

安远侯与张家说亲,要把嫡女下嫁给张伯熙时,张伯熙就知道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是谁在遥控京都卫。

他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第一,答应联姻,娶了金枝玉叶的雪兰郡主,坐上镇北侯府这艘船。第二,拒绝联姻,仍是忠心于宇文皇室,就像他前二十年做的事一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天下不管谁是主子,京都卫只是一枚小卒子,在这种滔天巨浪中,连一片水花都掀不起的小石头。

可他答应了联姻,那就意味着,从此以后他就和镇北侯府一条心,没有人会点破这件事,把女儿下嫁的安远侯不会说什么,雪兰郡主或许都不明白这其中的弯弯绕绕。

张伯熙看得明白,也只能装糊涂,所以京都卫一直谢珣在做规划,影三来传达,张伯熙来执行,这也是谢珣在京都的一张底牌!

若不是十万火急,迫不得已,谢珣并不想暴露这张底牌。

因为原本他和谢珏讨论过,是他们兵临城下时,京都卫是里应外合,为他们打开城门的,杀出一条血路的棋子。

如今,情势所迫,谢珣逼不得已,只能动用京都卫。

锦衣卫大牢门口,张老太傅和几名皇叔仍坐在台阶上,阻拦锦衣卫进大牢屠杀无辜家眷,宇文景已发了告示后,张老太傅气得差点昏厥,这明明就是滥杀无辜。第一个开刀的氏族,就是安远侯,他是铁了心要杀这群镇北侯府旧部。

谁都知道,谢珣落到宇文景手里,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禁军如今按兵不动,除了在皇城,就是在禁军大营,对锦衣卫大牢这边的事也是高高挂起,并不敢掺和。

阳光灼热而猛烈,离宇文景规定的一个时辰越来越近了,近到每个人心口堵了一块巨石。旁边有人在计算时间,一旦时辰到了,锦衣卫就会不顾一切地冲到大牢杀人。

“我这就进宫死谏,我就不信,皇上敢数典忘祖,真的做出这种灭绝人性的事。”一名年过古稀宗室老臣坐了几个时辰,起身时天旋地转,也不知道是累的,还是气急了,差点跌倒,旁人赶紧去扶。

这位宗室论起来,还是先帝的皇叔,血脉很近,没有人愿意接受这种困局,也不想宇文景断送宇文氏几百年的基业。

旁边几名老臣一起拦着他,死谏若是有用,三年前的悲剧会发生吗?

那一年死的人还不够吗?

事实上,这群老臣对三年前宇文景大开杀戒的事虽不能接受,却能理解,因为镇北侯府功高盖主,但凡有野心,也手段的帝王都不能忍受侯府的军权架空。可坏就坏在宇文景手段太过狠辣,除了镇北侯府,还杀了许多将军,京都血流成河,且又做出抢占臣妻的荒诞事,这才招惹非议。

可这三年理政上,并无大错,也极力支持内阁平扬州之乱,从苏家商行抢占的财产充盈国库,基本都用在政务上。

大臣们都觉得燕阳朝廷欣欣向荣,百姓能安居乐业,谁知道北蛮,桑南又起战事,这也就罢了,外患未除,又生内乱。

为了一个女人,大开杀戒,他简直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