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不浪正文卷311、只见强盗吃肉,不见贼子杀人平京五环体育城,在惊艳的外表下。
十层楼的内部空间也同样处处精彩纷呈。
底楼和负一层多处打通,都是最具吸引力的蹦床中心和攀爬吊挂大挑战。
黑色透亮的全落地玻璃外随时都挤满了好奇的观众,看那些精力十足的体验者,在体育生的协助下挑战自己的极限。
二楼是举摔柔中心的各种拳台、摔垫,色彩缤纷的轻松氛围又充满了各种专业技巧的传授引导。
不需要换服装,各种比武台都能现场报名体验,只是这既不招亲,也最好把身上所有东西腾空,还少吃点东西。
免得被打到摔到怀疑人生。
挤得满满当当的家长、围观群众办了卡就能坐到周围阶梯台上,看各种飞来飞去的可怜摔打。
绝对是日常生活里看不到的惨烈又好笑。
然后从这之上所有的外墙都是封闭式的LED墙板了。
三楼才有正式的接待台,各种体育用品超市,四五六七八楼分别各种项目训练中心,九楼办公场地跟员工宿舍,十楼餐厅库房还跟屋顶共同成为室内球场、高空绳降项目的空间。
因为那LED灯板在屋顶恰好形成了个顶棚,算是在规则允许下又多了一层空间。
这种把整栋大楼都浓缩成各种体育项目的现代商业模式,对商业地产普遍过剩的一二三线城市,都很有吸引力。
根据宋思雨那边汇总传递的消息,好些省城、地级市都在积极申请邀请。
甚至根据相应地区的体育生们寒假回去摸底反映,有些地方已经在自己依样画葫芦的尝试了。
毕竟这种只要搞定了建筑大厦的空间,内部各种项目的组合并没什么门槛。
皖体院肯定是庐州体育城的重要专业底气,但其他各省也有自己的体育学院、师大体育系之类。
想抄袭这种模式并不难。
要说最大的差别,可能也就在于有没有燕青这样的奥运金牌作为人气吸引了。
可譬如没跟燕青谈拢的金陵体院,拥有大堆的奥运金牌,现在据说已经在跟市里面探讨,准备自己搞。
殊不知,这些其他家可能从出发点,就输给了燕青。
任何人做体育城,都是为了赚钱,赚大钱。
各种分析当下社会热点、消费需求之类,觉得这是个好生意才会投入巨资。
哪怕如柯总这些人,也是着眼在这个项目上要看到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