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贵妃流浪的这些天(1 / 2)

诚如程肖雅所说,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她还没说的时候,我大约猜到她这段时间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她的性格发生了如此之大的转变,肯定是经历了许多事情。

程贵妃,当然,现在应该称呼其为县令。思虑了还很久,最终还是决定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娓娓道来,哪怕其中一些并不尽如人意。

我先是问:“你怎么会知道我们来了这里?”

这可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事先没有告诉任何人,更何况,我们离开的时候,程肖雅已经先一步出宫去了。

程肖雅沉吟许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仔细说了一遍:“我是要走的,可是,因为发生了一些事情,就使我不得不折回宫中。而那时,却发现你们都不在。皇上突然失踪,宫里的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有些心急,带了些银钱和人手,又出宫寻找。”

我瞪大了眼睛:“所以你就一路找到了这里,故事就这么简单?”

她叹了一口气:“真有这么长简单就好了。事情并不简单,只是我说的简单。”

接下来,她自顾自地说,我支撑着下巴,津津有味地听,就像在听说书先生在讲一出精彩绝伦的故事。

“我之所以想要出宫去,并不是为了追随哪位公子,甚至,时至今日,我也还没有心仪的男人。”

她这么说,就令我十分诧异:“可是,你先前明明说爱上了旁人,何况,如若不是为了去见某人,为什么走得这么急呢?”

程肖雅:“一开始或许是的,后来想想,不过是以他为由头,找个借口离开罢了。我想要的,终究还是自由,就像香香子一样的自由,浪迹天涯,无忧无虑。”

听到这里,我不禁发笑,她怎么知道香香子无忧无虑呢?也有可能正流落到某处,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日子过得并不好呢。

毕竟,香香子走的时候身边并没有什么人陪伴,她一个公主,难说能照顾好自己。若是钱用完了,她怎么肯去做苦工?做最坏的打算,她现在就算饿死了都有可能。

程肖雅继续说:“宫里人越来越少,我也懒得打理那些闲杂事务,还是将内务一股脑地托付给了王爷一家,王爷不主事,胡氏多少有些本事的,宫里的事,娘娘倒也不必担心。”

她若不说,我还真想不起来,我还有一个偌大的后宫需要打理。是啊,就算那里已经没有多少人,离开太久了,也总要回去的。

不说程肖雅,这段时间的流离漂泊,也教会了我许多,甚至让我有了些想家的感觉。这就是年纪大了,渴望安定么?

程肖雅说:“出来之后,发现许多事情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容易。年头乱,民不聊生,谁也不好过。”

若说前几年的皇城算得上繁华,如今相比于繁华则是相去甚远,更不用说其他的地方。就程肖雅任职的当下西山甘村一带,就是中原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真实写照。

但是相比于程肖雅的悲观,我觉得无所谓:“实在过不下去了,就回家,反正,程家家大业大,你不想回皇宫,就算回将军府,程将军也能养你一辈子。”

程肖雅却摇摇头,显然不这么以为:“这事儿,不是皇后娘娘想的这么简单。天下苍生大都在受苦,偏安一隅又怎能保证不被殃及?”

她说的好有道理,让我这个一国皇后也无法反驳。

在感叹程肖雅境界如此之高的同时,我也在愧疚于自己目光的短浅。

“程县令真知灼见,让本宫羞于开口啊。”我真不是拍马屁,确实是程肖雅的魅力吸引了我,让我忍不住称赞一番,“想必,程县令一定能够成为一方好父母官,被百姓传唱,被史册记载啊。”

程肖雅摇头:“女县官史无前例,如何能载入史册?”

“这还不简单?”不就是一张纸上添个名字而已,我眯着眼睛看司徒昊辰,“皇上,您觉得程县令,前途如何?”

司徒昊辰意会,立马附和道:“程县令骨骼清奇,前途无量啊。”

我又问:“那皇上觉得,载入史册、写上一纪如何?”

司徒昊辰想了想,抿嘴笑道:“看表现咯。”

我:!

这点面子都不给?

无论如何,程肖雅都决定留在这里了。照她的意思,将军之女,无论如何也要做出一番成绩来,才敢回家见老父亲。毕竟,她从皇宫逃走,多少也是让祖上蒙羞的事情。不过,程年将军现在还不知道呢,皇上也无意告知。

司徒昊辰对这女人,也算仁至义尽了。

等了许久,司徒昊辰对她说:“人也抓了,事情也处理了,朕还有很多事要做,不如就同皇后先走了,程县官保重。”

程肖雅客气挽留:“不喝碗羊肉汤再走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