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老怪他们到达这里之后没多久,一个三人的小队和他们碰面了,虽然并不熟识,大家还是打了个招呼。
由于河边的玉石都是从山上冲下来的,所以在河道山脚入口的地方,相对好的玉石会多一点儿。
在众人休息的时候,王老怪给马大宽讲了一下他多年来采玉的技巧,其实,简单就是一句话,那就是,想采到好玉,那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运气的好坏。
很快,大家便开始了采玉活动,王老怪从背包里面拿出几个扁扁的折叠在一起的筐篓来,分给众人。
这是用很坚韧的丝线编织的,折叠处是用的合金钢条,后面缝制了背带,展开之后可以背到身上,将采到的玉扔在里面,很结实的。
有人说,捡到一块好的玉石,就有可能改变这个人的一生。
就是因为这句话,前来采玉的人都很兴奋。
所谓的采玉,就要在这河道两旁数以千万计的大小石头里,找出玉石来,说是大浪淘沙也不为过。
经过千百年雪山水的冲刷,河道两旁大大小小的石头,都变的很光滑。
众人干脆脱了鞋子,赤着脚走在那被阳光晒的有些发烫的鹅卵石上,耳边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呼吸这清新的空气,倒也别有一番韵味。
这里虽然身处大山深处,不过千百年来,也有成千上万的采玉人来过这里,现如今,想从河道边捡到玉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那密密麻麻遍布整个河道两旁的鹅卵石,看时间长了,就让人头晕眼花了。
想象和实际,总是差强人意,马大宽和王公子几个人顺着河道走出四五百米之后,都是一无所获。
说实话,从表面上看,根本就无法分辨出脚下的石头有什么不同。
不管是大小、形状还有颜色,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不俯下身体去仔细察看,是很难辨认出来的,还必须特别细心,可能刚看上了一块,转过头再来看,就会找不到刚才所看好的那块石头了。
马大宽和王公子没有收货,不过,王老怪那边似乎发现了一块,众人一窝蜂跑过去瞧热闹。
王老怪抱着一块石头上岸,这块石头呈扁平状,有脸盆大小,厚大概有0公分左右,整块石头都是淡黄色的,颜色略微有些发白。
马大宽试着抱了一下,估计有40斤重,在石头的另一面,露出了巴掌大小的一块乳白色的玉肉。
因此可以断定,这是一块玉料,而且品质还不算低。
王老怪说,从露出的玉肉来看,这是块白玉料子,而且品质不低,就这巴掌大小的玉肉,也能卖出1万多块钱了。
但是,这块石头太重了,带出山恐怕不行,只能把多余的石头和玉肉分离开,只把玉带走,那样就轻便出山了。
书说简短,马大宽、王公子和王老怪一行人,在那大山沟沟里,又呆了三天,总算是满载而归。
虽然特别极品的玉石没有发现,但是,这一次进山,百八十万的收获还是有的。
马大宽也捡到了两块不错的石料,算在一起,也能买十几万,虽然没发大财,但是也没有白来一次昆仑山。
按照原路,回到之前王老怪的住处,王公子选择了一些成色好的玉料,跟王老怪谈好了价格,准备让人运回津海去,然后在自己的加工作坊里做成首饰出售。
这次和田之行,就算结束了,马大宽和王公子坐上飞机,原路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