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赎回砚台(1 / 2)

掌柜的忍不住伸手去摸那些黄金,甚至手都有些颤抖。

杨逸也不阻止,任他去碰。

但好歹掌柜的是克制住了,意识到这些金子暂时不是他的。

因为他明白,如果能当下这些黄金,他就能血赚一笔。

黄金并不是市面通用的货币,一般要使用,只是兑换成银两和银票使用。

在燕国的票号去兑换黄金,黄金和银的兑换比例是一比二十。

也就是一两黄金,可以换二十两白银。

这人既然有这么多黄金,却又不那去票号兑换,那么只有一个可能,就是这些黄金,来路不正。

“这位公子,不是本地人吧?”掌柜的看了一眼黄金,问道。

“嗯,我走了很远,才来到这里。”

杨逸含糊说道。

果然,肯定是得了来路不正的东西,又不敢在自己本地换取银钱,所以“走了很远”,来到此地销赃。

这样,这东西肯定是不用赎回的死当,价格可以他压一压。

掌柜的这样想着,心里有了计较,便对杨逸说道,“这样,公子,我给你一两金换十两银的价格,你若是觉得这价格合理,咱们这就上称,可好?”

他不敢压得太低,否则对方换了别家,这到嘴的肥羊就没了。

一两换十两,等于他白赚十两。

当然,他也留了还价的余地,要是对方不同意,那么可以抬到一比十二。

这是他的心里价位。

令掌柜的没有想到的是,杨逸直接就答应了。

一口价都没还。

顿时掌柜的觉得自己赚少了。

虽然他有些郁闷,但依旧笑容明媚,赶忙去拿来了市斤称。

这些黄金当然是杨逸找来石头做的障眼法。

但是石头与黄金,同样体积下,重量上是不一样的。

所以,杨逸找来的,都是硬度极硬的石头,纵是有些重量诧异,不作详细对比,是分辨不出来的。

过称之后,这些“黄金”一共二十三斤。

一斤十两,也就是二百三十两。

这不是中国古代,并不是一斤十六两。

二十三斤黄金,也应该换的两千三百两银子。

掌柜的也很爽快,赶紧去筹备银两。

当铺里所有现有的银票全找出来,总共是一千九百两。

然后,掌柜的又在当铺里将所有碎银子过称,又凑了一百两现银。

还差三百两银子。

掌柜的为难了,杨逸看得出来,这应该已经掏空了当铺里的现金流水了。

掌柜的与杨逸商量,能否打个票据,以当铺名义写个欠条啥的,给他们半天时间筹银,杨逸明天来取。

杨逸却不同意。

就在掌柜的为难时,杨逸幽幽说道。“其实,也不一定要现银,若是有什么好玩的物件,给我一件也行,只要我中意,价格匹不匹配的,无所谓。”

掌柜的大喜,忙问杨逸喜欢什么。

杨逸想了想,说道。“我这人吧,别的不说,文采却是还算出众,一肚子墨水,你应该也看出来了……”

“对对对,您一进门我就看出来了,一看就是满腹经纶之士,简直文曲星下凡啊!”

“嗯,对。所以,我特喜欢收集文房四宝,比如上好的笔啊,上等的宣纸啊,又或者……标志的砚台啊,都可以拿来我瞧瞧……”

杨逸特意加重“砚台”两个字,给这掌柜的加深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