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盐法:积分制(2 / 2)

对于私盐,官府采取的虽然是严厉打击的态度,但很多情况下,却是不闻不问,也是力不能及。

矛盾而又合理。

苏闲沉吟片刻,才道:“看来陛下也清楚,私盐并非是想禁就能禁的,就跟之前的宝钞一样,如果百姓自己都愿意使用银两,甚至逼急了私下里以物换物,那么以现在地方官府的能力,实际上是毫无办法的。”

朱元璋点头。

“而盐也一样,百姓自己吃不起官盐,哪怕是在私下里,去山里找矿盐,找私盐贩子买私盐。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民不告而官不咎。官府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真的去深入民间查探私盐。”

这也是正理。

“所以,解决私盐的办法,其实和宝钞的办法殊途同归。”

苏闲这句话说出后。

朱标似乎想起当即眼睛一亮。

“你是说,让民间百姓,如同接受宝钞一样,去接受官盐?”

“可是宝钞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还是在钱庄立起来之后才有了一丝成效,未来等新的宝钞发出去,或许成效会更大。”

朱标叹了口气,说出当下的实情,“但盐上,可没有这种手法。”

“谁说没有?”苏闲说着,看向朱雄英,“我那天给了皇长孙那些细盐,不就是比任何私盐还要好的吗?”

“若是这种盐,百姓难道会不愿意?”

“你这小子!”马皇后无奈道:“咱们又不是十指不沾阳春水,不懂市井行情。这盐场的盐,分为上中下三等盐。”

“宫里的御盐,那更是灶户们制作的最好的盐。可即使如此,也比不上你带来的那些盐。”

朱元璋接着说道:“更何况,上等盐的价格,可要远远比所谓的一斤盐一分银贵的许多,百姓连最普通的下等盐都吃不起,如何去吃上等盐?”

面对着几人的疑惑,苏闲只是提出了一个疑问。

“如果有一个办法,能让下等盐,也变为上等盐呢?”

嗯?

此话一出。

几人顿时想到什么,先是看向朱雄英,随即才看向苏闲,“你说的办法,不会就是?”

苏闲肯定他们的想法,“没错,那盐,的确是我变的。”

唰!

苏闲话音刚落,朱元璋、马皇后、甚至还有身后的大本堂学子,齐齐看来。

之前朱雄英其实说过,但他们下意识的忽略,甚至不愿意去相信,更重要的是……他们大部分的注意力,全在那味精上。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一点――

“那就更不行了。”马皇后摇头,“下等盐变成上等盐,要不知道耗费多少柴薪?耗费多少时间以及人力?”

“陛下刚才说,大明的盐场,一年定下的官盐是十倍于人口。可说是这么说,但真正能做到的可太少了,而且其中是比下等盐还要不堪的杂盐,还有交易给外邦的商盐……”

“如此多的盐,尚且需要灶户一次次的去做工,若是再将其全都制成精盐……无异于痴人说梦。”

看着几人万分不信的样子。

苏闲再度看了看远处,果然,这种方法论还是得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