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里的孩子也跟着啊啊附和,惹得众人大笑,老国公爷看着怀里的萧锦瑜,故作生气:“好呀,连你也笑话老夫,老夫不抱你了!”
话音刚落,小家伙就朝着一国的国公夫人咧开嘴直笑,仿佛在说你不抱有的是人抱。
国公夫人哈哈大笑,忙将孩子接过去,贴在他的脸上:“欸,这福气也不是人人都有的。”
国公爷气得胡子都要翘起来,气呼呼道:“好一个小精明!”
萧锦瑜已经待在国公夫人的怀里,转过头咧开嘴直乐呵:“呜呜,呜呜……”
这样子实在讨人喜欢,国公爷直接被逗乐,拂着胡子道:“臭小子,等你大了再算账。”
三胞胎实在是太少见了,三个偏又挑爹娘好的地方长,谁看谁不喜欢呀。
这三个孩子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这可是连皇帝和太后、公主都送赏礼的孩子,往后长大了可有得吹了,谁不敢高看一眼呀,前提嘛,侯府能屹立不倒。
今个这么喜庆的话就不能讲这种晦气话。
百日宴席也是萧天洛推出新菜的好日子,这么多免费的试菜员,萧佑也是这时候才知道侯府伙食的含金量,他今日没去书院旁听,安静地待在人群里。
不过这少年的气质实在令人注目,很难让人忽视他的存在,国公夫人后面逮着萧佑问了一通,看这少年郎极有气度,也是心生好感,直道与那贺延年不同。
也是从他身上知道侯府准备弄自己的私塾,不禁感叹道:“这么早就为这三个小小子考虑了,不过如今启蒙的年纪是越来越早了,原本四岁启蒙,如今提早到三岁。”
萧天洛是没想到古代的世家也是这么卷,越是出身好的人越是启蒙早,生怕输在起跑线。
现代人的孩子三岁上幼儿园,性质等同于花钱请人看孩子。
古代人的启蒙可是真启蒙,是真要识字的,还要学习礼仪,这道关过了,就得开始学习诗词,还要接受手工培训,私塾还会安排体能训练,开始铺垫科举之路。
三岁启蒙,七岁正儿八经开始准备科举,所以像萧佑这样能十岁考上秀才也算正常了。
听说萧佑的父亲就是教书先生,国公夫人感叹道:“果然有远见,会识文断字之人也有见识,也亏得你有读书的天赋,这要是让陛下知道了可不得了。”
陛下已经知道了,侯府众人同时在心中说道。
萧佑面对地位高重之人也是不卑不亢:“或许是运气好,往后如何且不知道呢,晚辈来都城就是见识外面的世界,方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好小子。”国公夫人爱怜地拍着他的肩膀:“你有这份沉着之心,实在少见。”
毕竟才十二岁的少年,多少世家十二岁的孩子还拎不清呢,有的甚至厌恶家族的安排,偏要和家里对着干,不干正事走歪的不少,眼前这少年清正有礼,令人眼前一亮。
提到侯府要办私塾,国公爷笑着说道:“虽说老夫年纪比你长,但有曾孙呢,若是成了,也让他们过来侯府受教,如何?”
“到时候再说。”老侯爷叹道:“八字还没有一撇呢,地方倒是腾出来了,先生还没有过来,常尚书倒是感兴趣,这几日应该就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