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地方都需要大修。
要是按照以往朝代的作法,肯定是征用劳役来修,这样的话,也能为朝廷省下一大部分的支出。
但是这一次,李煜明确表示,不会再征用劳役,相反他也是下诏,这次更新计划明确招募百姓,而且每天都有工钱可以拿。
李煜深知,朝廷越抠,百姓越穷,国库越空的道理。
只有让百姓的口袋富裕起来,朝廷的税收才能更多,这也是为什么会给工人工钱的原因。
这一次更新主要修缮的地方是除了东城区的其他三个城区。
至于皇宫,李煜也是不住,而且原本的皇宫也没有多大,因此,李煜也是打算将皇宫像是后世的故宫一样开放给百姓观看。
不过,当然是收费的,而且只是开放部分。
此事也是被江宁周报报道了出来。
巷口街角,也是有百姓纷纷议论。
“你们看今天的报纸了吗?知不知道朝廷要搞一个什么城市更新计划?”
“怎么可能不知道,我家在的南城区是第一个更新的,听说一些不安全的房子,老房子都要拆掉,而且还要铺设水泥路,整个江宁城都铺设水泥路。”
有人高兴,当然也有人伤心,毕竟他们也是担忧朝廷拆了之后不会给他们任何东西,到时候还要他们出钱,真的要亏死。
勤政殿内,工部尚书也是向李煜禀报道。
“陛下,第一天招募便将目前的千人都招满了!”
“看来大家的还是很热情的。”
这个时候户部尚书也是说道。
“陛下,这一次臣跟银行那边商议,最后打算拿出二百万两用来更新江宁城。”
户部尚书也是蛮无奈的,眼前的这个皇帝的财政观念,跟以往的皇帝都不一样,喜欢提前还钱,丝毫不给国库积累一些财富,之前他也是跟李煜反映了这样的事情,而李煜给他的解释便是朝廷向着百姓借钱,百姓为了朝廷能够还上他们的本钱以及利息,百姓们便不会惹事,甚至还会主动帮忙处理惹事的人。
事后,户部尚书想想,李煜说的的确有道理。
同时为了进一步推动教育的普及,李煜也是打算在四个城区都建致知院,为城内的百姓们提供学习的地方。
江宁正在火热进行改善之时,康乐也是带来了李煜心心念想的红薯。
因为有了玉米的前例,所以百姓们对于种植红薯还是很接受的毕竟之前,李煜就没有坑过他们。
所以朝廷的推广也是很顺利,不仅仅百姓原因,世家大族也是愿意种植红薯,因为太好吃了。
没错,因为古代资源匮乏,像是红薯这样软糯香甜的东西并不多,所以也是受到了江宁世家大族子弟的喜欢。
六个月之后,整个江宁也是改建的差不多了,所有的道路都变成了水泥路,同时还改善了一下江宁的下水,这样的话,不会一到雨季江宁便会被水淹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