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祖先的威名(1 / 2)

且说乐?这头,自和司毋检碰面起,就要了郢陈的地图,仔细琢磨了起来。</P>

他不光要了新的图纸,还连着几次城墙翻修的图纸都要了,放在一起对比。</P>

“这个门还在吗?”他指着翻新前的旧图纸问司毋检,“是干什么用的?”</P>

“回将军,”司毋检回答,“这是水道门,此地春季多雨,有时连绵数月不停,留此门是为了排水方便。”</P>

“这张新图纸上为什么没有?”乐?指着新图纸问司毋检。</P>

“回将军,原先的计划是将此门废弃。”司毋检回答,“此门通向的是护城河,有时城内积水过多,即使引到护城河里也起不到效果。”</P>

“原来如此,”乐?点点头。</P>

“于是,工匠们准备再另外修一个水路门,将雨水通入附近的其他河流里去。”司毋检继续说。</P>

“好事啊,”乐?说,“后来为何没有实施。”</P>

“回大人,是因为开工后才发现,原先选定的新门周围的地块都过于松散,极容易垮塌,”司毋检回答。</P>

“所以这个方案就被废弃了,仍然用原本的水道门排水,但是图纸上并没有修改,是这样吗?”乐?问。</P>

“将军明察,”司毋检回答。</P>

“走,带我去看看此门,”乐?说。</P>

在司毋检的带领下,二人来到水道门前,这道门是上下开的,宽度大概刚好能过一条窄船,位置相当的隐蔽,如果不是熟悉此地的人,很难发现。</P>

“这里的水有多深?”乐?指着护城河,问司毋检。</P>

“不下雨时可能才到膝盖,可一旦下雨,大水漫灌,水位会快速上涨,整个水道门都会被淹没。”司毋检回答。</P>

“整个都会被淹没?”乐?思考了一下,“也就是说,如果下雨,从外边看起来,这就是护城河的一部分,完全不能知道这里有个出入口,是这样吗?”</P>

“是,”司毋检回答。</P>

“好!”乐?有了主意,“司大人,你帮我个忙,如此这般这般。”他交待司毋检。</P>

“将军,”司毋检按照要求去准备了,通传来报告乐?,讲了项燕愿意出兵相救的事,乐?大笑。</P>

几日之后两边互通消息,乐?按照要求让昌平君的二万私兵分开两路,由两个教头带着去大梁和新郑。</P>

“这不行吧,”司毋检皱皱眉头,“他们不会打仗的,万一有去无回怎么办?”</P>

“这是你家主人的意思,你怪我做什么?”乐?说,“再说,没事的,他们二人只要领军壮壮声威,少折损些人就行。</P>

司毋检勉强答应了,昌平君的军队出发之后,二人等到了项燕派来的四万楚卒。</P>

“这是楚军?”乐?注意到军队的旗帜。</P>

“大人,这是项家的私兵,”司毋检看着他们所带旗帜上的家纹,告诉乐?。</P>

“私兵四万,有本事,”乐?笑一笑,士兵们到了之后换上了新的装备和旗帜。</P>

“这是楚国军队吗?”看到他们的新装扮,这回轮到司毋检吃惊了。</P>

“大人,我等确实是楚人。”一个小兵回答他。</P>

“那这怎么是个燕国的旗子,”乐?检查了一下,问道,乐?是乐姓后人,乐毅以前在燕国为将,因此认识这标志。</P>

“这是项将军特意准备的,”带队过来的校尉告诉乐?。</P>

“准备这些燕国的军备干什么?”司毋检不解。</P>

“将军有所不知,楚国的国库里,有一些旧的库存,是五国伐齐的时候做好准备支援给燕国的。</P>

“结果没有想到,乐将军神勇无比,完全没来及用上,齐国就败了,七十余城,都丢了。</P>

“这一批东西,因此一直屯在仓库里,没有动过。这一次,项将军听说,昌平君找到了乐家的后人。</P>

“于是就说,既然有了这个契机,就把这些旧东西拿去用了吧,”校尉边说边行礼,“还请乐将军,看在我楚国和燕国世代友谊的份上,救我楚国啊。”</P>

“你们真是糊涂,”司毋检把参军拉到一边,“这位现在是为齐国做事,谁告诉你们姓乐就一定是燕国人了?”</P>

“啊?”校尉低头,“抱歉。”</P>

乐?倒没有表现出什么意见,他看着这些,绣着几十年纹样的军旗。</P>

他们正默默的诉说着,燕国在燕昭王时期昙花一现的短暂辉煌。</P>

乐?虽然一直是在齐国公子身边长大,但想到自己祖先的荣光,忍不住感叹。</P>

不知道燕昭王若在天有灵,看着自己苟活在辽东瑟瑟发抖的子孙,会作何想法。</P>

“将军,”一个小兵过来,交给乐?一面旗子,乐?拿来一看,上面绣着一个“乐”字。</P>

这难道是天意吗?他拿着这面旗子,思考了良久。忽然,一个主意涌上心头,这祖先的威名,说不定还真能借来用一用。</P>

“将军,”司毋检的回报打断了乐?的思绪,“一切准备就绪”,他刚刚得到手下的消息,乐?安排的东西已经准备好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