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班长叹了口气,“别想了,厂里的领导又不到这地儿来,他们哪管这些琐事。为应对上级检查,他们宁可修围墙挡住,也不肯真正解决问题。”
王坤心知肚明,在大家生活困难的当下,根本无余力来做环保的事。还好轧钢厂周围都是荒地,这些废水并无大碍,就暂时先这样处理吧。
“先别说那
林明登上公交,随着车辆左右颠簸,在山外晃荡了两三个钟头,才算停下。那个时候城里修的几条大道还算不错,但昌平这片地界的路况却糟糕得紧。车一开,就像要把人骨头都散了似的,颠得林明心烦意乱。
他心想,还不如骑张华的自行车过来呢。虽然路远四十里,但凭着体力,顶多休息一下也够到了。然而此时再看脚下的路况,他不由得打消了这个念头。不论是公交还是自行车,这种路上行走无异于煎熬。
与此同时,炼钢厂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李东海走进了车间,发现自己前一天放在窗口的一堆工件不翼而飞,顿时喜出望外。终于大功告成,若不是担心被人察觉,他定要找个地方庆祝一番。
趁四下无人,他将窗户关得严严实实,又找了些东西堵住,确保不让旁人发现。经过再三确认,李东海满意地笑了。
孙慧的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不解地看着李东海:“李叔,你这是怎么了?”
李东海迅速敛起笑意,转向孙慧:“小慧,林明昨晚值夜班,到现在都没回来,早上去四合院也找不见他人,对吧?”
孙慧点了点头:“是啊,一大早还看见娄阿姨骑着三轮车载着小雪去上学。”
“那就奇怪了。我要向柳主任报告,说车间的那些工件少了几件。你还是回去继续做工吧!”李东海说完便匆匆离去。
按理说,车间失窃应当令人悲伤才是,为何李东海却显得如此高兴?孙慧满脸不解地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心中反复思考着他的话。很快,她就将林明和失窃的工件联系在了一起,眼中露出了震惊的神色。
难道真是林明动的手?
她突然想起李东海前些天说,要尽快收拾掉林明。这一切仿佛都变得清晰起来。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李东海前一晚还在陪自己观星,他又怎能确信工件会失踪?
新的困惑再次涌上了孙慧的心头。
---
车间里的工人一个个被盘问完毕,笔录交给了赶来的公安局同事和副局长董立新。
董立新看完笔录,未发现明显的异常。最大的疑点仍然落在李东海身上。
“赵厂长,为何没让李东海保管这批工件的机密信息?”
赵大勇心想,李东海是老员工,就算不交代他也会懂。但这样的话语却不能说出口,以免背黑锅。
“老董,我是担心暗中有人盯梢。当年的事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我怕类似的情况重演。我觉得工厂越是低调处理这些工件,那些人就越容易忽略它们。只要李东海遵守厂里的规定,应当不至于出事。”
这解释虽不算圆满,但也勉强说得通。问题的关键再次聚焦到李东海是否严格遵从了厂里的规定。
李东海工作虽然有些张扬,但并没有引发太多关注。原因在于他平时的为人,使人们不愿意靠近。车间里的工人们对这批工件并无过多关心,也没有人发现他在工作中有任何异常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