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重大的技术跨越(2 / 2)

这个年纪确实会影响人们的思想转变!</P>

受此启发,何昌盛大有所感,也开始将注意力放在电池技术上。</P>

目前这方面的追赶还在进行,但国内电力发展迅速是个好消息。</P>

同时,在这个领域虽不如欧美严密封控,但仍旧需留意专利权。</P>

他让人开始搜集相关资讯和资料。</P>

收购是直接且有效的手段,可以在国内并购部分企业和实验室,逐渐扩大规模。</P>

爷爷在国外的收购也是关键,以便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人才。</P>

整合这些力量才能破除专利枷锁,实现真正的进步。</P>

尽管电动车已经有了,电池的续航能力却是硬伤,电力供应无法满足汽车全天候运作。</P>

一旦电池技术有重大突破,车辆可以实现长距离行驶几百公里,这将是个重大的技术跨越。</P>

同时,电池的安全性也需要关注。</P>

如今的电动汽车常有关于电池充电自燃的忧虑。</P>

何昌盛对各类资料进行了详尽研究,这对未来的研发方向和技术瓶颈具有极大帮助。</P>

他自己并不是技术背景的人,可能研究上的进展有限,但在管理层角度,眼光很重要。</P>

受到爷爷的提示,他知道不能盲目看待国际形势,这也是爷爷为何让他等一段时间的原因——不仅是等兄弟三人,更是为了他全面地理解这一行业。</P>

何雨柱自然也愿意帮助,立刻吩咐手下寻找国际上的电池公司,不仅只局限于本地,而是全世界,寻找那些有潜力的合作对象,尤其包括实验室。</P>

关键在于能否取得他们的技术优势,届时整合资源将成为最重要的一步。</P>

对于锂离子电池的技术,他毫不怀疑这是正确方向。</P>

至于石墨烯,过于前沿且尚不明朗的领域,留待未来考虑为好,短期内并不急于涉及。</P>

……</P>

时间飞逝,转眼来到二零零九年,一家人在 岛度过农历新年,还谈论了一些家族企业的事务。</P>

关于何昌邦的婚事也在话题中提及,得到杨宓的赞同后,婚期定在五月举行。</P>

何昌邦在闲暇的品茶时刻问道:\"爷爷,你觉得我们可以专门为杨宓拍一部电影吗?\"</P>

\"嗯?\" 何雨柱沉思片刻后微微颔首道:“行,徐老怪的《锦衣卫》拍摄完成,可以转向下一项目。</P>

我认为拍摄《花木兰》会是个不错的决定。”</P>

杨宓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这部电影可是她真正的女主角之作,连忙致谢:\"谢谢爷爷。”</P>

\"嗯,电影作品要精良才成。</P>

一年一部已经足够,既可以借此锻炼你的演技和武艺,同时作为一名电影演员,也要控制自身的公开曝光度。”</P>

何雨柱也担心她过度忙碌以至于不考虑生育何家子孙。</P>

\"是的,我明白了。”</P>

杨宓迅速回应。</P>

\"好了,年后你就邀请徐老怪到家里来吧。\"何雨柱又叮嘱,“你们婚后尽早考虑要个孩子。”</P>

他感慨地说:“瞧你这些侄子们,一代里居然都没有入伍成为军人或科学人才,你们俩的教育明显失败了。”</P>

两位儿子默然无声,因为此时何文轩全神贯注于001号战舰,他的未来或许就是成为战舰舰长,但这仍是保密中的事,从未在家谈论过。</P>

他一直保持在全球现代海战研究的前端,并视先进科技为研究的焦点,正是这样的专注促进了他的成长。</P>

何文承已经是所长了,他的专长在于车辆装甲的研发和改进。</P>

何雨柱对孩子们的事知道太多会有泄露风险,解释道:“我说过不插手吗?不是说过要言传身教的吗?”</P>

“在这方面,你们做得不够好。”</P>

他略带批评道。</P>

两位儿子一时无语。</P>

文杰专业学财经,而文承则专注于提升专业技能,直到升任总工程师。</P>

至于妹妹,眼看快生产了,她的首要任务是育儿,而非何家未来的 教育。</P>

何雨柱接着说:“算了吧,让他们尽早步入婚姻,不必一味追求职业成就。</P>

事业虽重要,但生活更是自己的。</P>

咱们家啥时候只注重事业,不顾生活了?”</P>

“都是受了你们的影响。”</P>

他回头又开始“说教”</P>

儿子们,两位儿子苦笑连连,谁让自己当初选择的道路……</P>

听爸爸教训吧!</P>

他们内心却也不禁有点哀伤,毕竟何雨柱年纪确实大了,虽然外表看不出,但他已年近古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