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 酣眠(1 / 2)

又逢春 山间人 2208 字 11个月前

帐中红烛昏昏,还弥漫着淡淡的酒香。

月芙站在帐边,微微垂首,红烛上镶嵌的龙凤在她的脸庞上映出金灿灿的光,衬得白皙脸颊上那一抹浅粉的红晕格外娇艳。

赵恒就站在几步外的地方,视线从她的脸颊上掠过,轻轻闪了闪,却并未停留:“不早了,明日还要入宫,你早些睡吧。”

他沉沉地说完这话,就先转身,好像并不打算留下同她一起进帐。

月芙几乎想也没想,就问出了口:“殿下要去哪儿?”

说完,又有些后悔。

虽已是夫妻,他们过去也算相熟,可他是夫君,又生着她的气,她不该这样直接过问他的行踪。

“是我失言了。”她垂下眼,咬了咬唇瓣,忍住从心底涌起的失望。

赵恒的脚步顿住,回头看她一眼,沉声道:“我去一趟书房,还有两样公务要处理。”

这两个月,皇帝也没让他日日闲着,而是将与西北军务相关的事宜分出一些,交给他处理。

他没有拒绝,一来,好容易求下了赐婚的圣旨,不该再不识好歹;二来,交给他处理的事,多半是他本就十分熟悉的,想来将来回到西北,再封的官职,便也多是处理这些琐碎军务的。

算不上太重要的事务,却着实让他忙碌了起来。

月芙听了他的解释,眼神亮了亮,随即又黯淡下来,轻声地嘱咐:“殿下也早些歇息。”

赵恒淡淡地“唔”一声,便转身走了。

桂娘守在外面,见赵恒一个人往书房的方向去了,忙走到月芙的身边,问:“娘子,怎么让殿下一个人走了?这可是新婚夜呀!”

月芙轻叹一声,点头道:“是呀,新婚之夜。”

她想了想,先进了帐中,让人备下热水,更衣卸妆,沐浴一番,再出来时,又恢复作如出水芙蓉一般的娇嫩模样。

帐中的龙凤烛还燃着,月芙看一眼漏刻,见已过去了整整两刻,便唤来桂娘,让她到书房去送一碗甜羹。

“记得同殿下说,我怕他太过劳累,特意替他准备的,叫他早点歇息。”

桂娘很快回来,说:“殿下说知道了。”

“还说了什么?看起来可有不悦?”

“倒也没有,看不出什么来。娘子怎不亲自过去?”

月芙低着头没回答,又盯着漏刻看了一会儿,待再过二刻,又让桂娘去了一趟书房。

“就同殿下说,沐浴的热水已备好了。”

桂娘看了她一眼,似乎想劝两句,可话到嘴边,到底还是咽了下去,照着她的吩咐,又去一趟书房。

这一次,回来得还是一样快,面上却多了喜色。

“娘子,殿下说知道了,一会儿就来。”

……

东宫丽政殿中,赵怀悯难得说了妹妹赵襄儿两句。

“襄儿,你方才何必让八郎脸上不好看?他的婚仪,你提前离席,免不了要让外人议论。阿父盼着咱们兄弟姊妹之间能和睦,你何必惹他不快?”

近来西北频传线报,称自慕容乌纥回到吐谷浑后,便不时有目的不明的军事调动,恐怕不久后,西北会不太平。

大魏地广,国力强盛,不会畏惧吐谷浑,顶多是边疆的百姓与西域诸国会受其影响。

赵怀悯本不大关心这些。只是,去岁才有安西大都护秦武吉上疏,使都护府司马曾钰徽被革职一事。秦武吉虽暂且保住了,可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圣上因此对他的行事已有不满。

眼下好不容易营造出兄弟和睦的景象,讨得父亲的欢心,他暂时不希望被别的事破坏。

赵襄儿却没理会他的话,只一面蹙着眉出神,一面无意识地捏着袖口的软绸,好半晌,才看一眼赵怀悯,道:“阿兄可知我方才为何要提前离席?”

赵怀悯挑眉,等着她继续说。

“我派了人留在宫中,想看看阿父到底会不会亲自去观礼。”赵襄儿放开捏在指尖的软绸,轻声道,“他没去。”

“是啊,你走后,大监便去了,说阿父本是要亲自去的,只是临出宫前忽然犯了咳疾,才没成行。”

“是这么说的?”赵襄儿的眼底闪过一抹异色,从座上往前探出身子,靠近赵怀悯,“可我听说的是,阿父的确要去的,只是车已行到朱明门附近时,却忽然调转方向,去了佛光寺。”

佛光寺就建在太极宫北面,离甘露殿不远。

赵怀悯皱眉:“你这时候过来,就是要同我说这个?佛光寺里供了母亲的牌位,你我也常去,有何不妥?”

“佛光寺,咱们是常去,阿父也去。可有一个地方,咱们都没去过。”

“慈恩寺?”

“对,那里有母亲的莲位。阿兄,你可曾想过,宫中明明已供了牌位,为何要在慈恩寺再设一处莲位?”

赵怀悯迟疑片刻,道:“此事,我少年时曾问过阿父。阿父说,母亲当初难产,那位让八郎去边疆的高僧亦通医术,曾入宫替母亲医治过些时日,母亲临终前,开始笃信佛法,这才在慈恩寺多设了一处莲位。”

“这话我也听说过。”赵襄儿笑了笑,显然不信这套说辞,“可为何这么多年过去,阿父从不让咱们两个到慈恩寺去上香,而八郎每次回来,却都不忘嘱咐他呢?甚至阿父自己也未去过,总是让八郎代他上一柱香。”

赵怀悯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你是觉得,八郎出生时的事,另有隐情?”

赵襄儿点头:“从前我没多想,只道咱们同八郎一母同胞,他只是一直未留在长安罢了。近来才渐渐回想起幼年时的事。我虚长八郎几岁,记忆早已模糊,只依稀有些印象,母亲怀着他时,原本很是高兴,可到后来,却开始同阿父起了争执,也不知到底为了什么。”

她那时太过幼小,能想起的仅有几个十分模糊的画面。

赵怀悯则比她又年长一些,王氏怀着赵恒时,他已是七八岁的光景,记得的事也更多。

“不但他们两个有争执,祖母那里,似乎也有些不对付。我记得,有一日听阿父与下人说话时,提到有一日路遇一名游方道士,那道士好像留下过一个谶言,却不知到底是什么。”

他也不是没派人暗中找过这位道士与慈恩寺的那位高僧,却都没能找到。

兄妹两个对视一眼,心中都猜测,那道士留下的谶言,恐怕与八郎有关。

与此同时,甘露殿中,赵义显好容易擦干浑身的虚汗,在薛贵妃的服侍下饮下一碗安神的汤药,慢慢躺到床上。

“贵妃,你也下去吧,朕这里无须服侍。”他疲累地冲薛贵妃挥手。

“陛下才喝了汤药,妾有些不放心,等陛下睡着再走,可好?”薛贵妃将瓷碗递给身后的内侍,示意他们先下去,“方才大监已从楚王府回来了,婚仪依然礼成,十分顺利,明日,八王就能带着王妃入宫来给陛下问安了。”

赵义显“唔”一声,也没再让她一道下去,只说:“明日就不必来了,想必他今日也乏了。小儿女新婚,让他轻松些吧……”

汤药有安神的效果,他本就累了,只这么一会儿工夫,便已昏昏欲睡,说完这话,双眼也完全阖上了。

薛贵妃坐在床边等了片刻,听见床上的赵义显渐渐发出沉沉的鼾声,眼底不禁划过一丝厌恶之色。

她小心地站起来,走到唯一一盏还亮着的烛火边,轻轻一吹。

一缕青烟升腾而起,寂静的屋子顿时陷入黑暗。

她站在原地,深深吸一口气,等视线适应黑暗的包围,才慢慢往门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