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不是说马王爷可以保佑艺人艺名远播吗?我求他让我多多涨粉。”</P>
“哈哈,我也是!”</P>
几位女明星侃侃聊着天。</P>
这时,沈藤走了过来。</P>
饶有兴致的问林易:</P>
“你说马王爷能保佑我们多多涨粉,是个什么说法?”</P>
听到这话。</P>
热芭顿时也来了兴致:“我也好奇,给我们说说呗。”</P>
“第一次听说,神明还能专门保佑艺人涨粉的,林易快给我们科普科普。”</P>
就连何伯,也好奇的凑了上来。</P>
虽然他是请神的尊者,对游神文化多有了解。</P>
但像如此细节且“生僻”的知识,他还是第一次听说。</P>
对于林易。</P>
何伯也是百分百的信任。</P>
压根就没想过,林易会拿有关神明的事情来瞎编,糊弄人,博眼球。</P>
所以,</P>
林易再度成为焦点人物。</P>
直播间内的观众,也均是睁着眼睛,竖着耳朵,等待着林易的为他们“开眼界”。</P>
见到大家都对此十分感兴趣。</P>
林易也不藏着掖着,清了清嗓子,就开始了讲述。</P>
“这个说法是从华南地区传过来的。”</P>
“粤剧八和祖师诞辰,又称为华光诞,是粤剧行业奉祀华光祖师爷的信俗活动。”</P>
“华光大帝原是佛祖堂前油灯,为治火之神。”</P>
“清代时,粤剧戏班多用红木船穿行于珠三角河网地带,并且在船上演出。”</P>
“红木船对于当时的粤剧班子来说,不仅仅演出场所,也是平时栖身之所,不管是戏服还是道具,兼为易燃物品。”</P>
“船上之物,可以说是戏班子的全部身家。”</P>
“所以,他们会在船上放置华光大帝塑像进行奉祀,以避灾祸。”</P>
“流传下来后,我们治火之神华光大帝在华南地区也逐渐成为了戏神。”</P>
“粤剧人也常称自己是吃华光饭的。”</P>
“而有天分的演员,也时常被称为:华光师傅赏饭吃。”</P>
“所以,也就有了华光大帝能庇护艺人艺名远播,粉丝多多的说法。”</P>
话音落下后。</P>
众人均是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P>
白露率先道:“原来如此,我说为什么我第一次看到马王爷就感觉那么亲切。”</P>
“原来在华南地区,马王爷还是戏神!”</P>
热芭也笑道:“我刚刚向马王爷祈求新戏成功,这次总算是拜对神了!”</P>
对比于其他明星。</P>
何伯脸上除了恍然之外,还有浓浓的震惊之色。</P>
林易这小子,不显山不露水的。</P>
竟将民俗文化了解的如此透彻。</P>
连隔壁地区的一些民俗,都了解的清清楚楚。</P>
这下,</P>
我们的传统民俗,</P>
后继有人了!</P>
念及此,何伯那满是褶子的脸上,顿时笑成了大包子。</P>
他走上前拍了拍林易的肩膀,夸赞道:</P>
“你小子,可以啊!比我懂的还多!”</P>
林易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P>
“何伯你别取笑我,我哪能跟你比……”</P>
弹幕里,观众们也纷纷惊叹着:</P>
【涨见识了,各地民俗文化真是各具特色,丰富多彩!】</P>
【作为本地人,第一次知道我们的马王爷在华南还被称为戏神,只能说马王爷牛瘪犇逼!!!】</P>
【第一次看这类节目,我已经被深深吸引!太精彩了!】</P>
这时,</P>
一片惊叹声中,同时弹出了许多画风不一样的评论。</P>
【我是广东的,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个民俗?林易你自创的?】</P>
【广东:这民俗我不知道,勿cue!】</P>
【这牛,我是看着你越吹越大!】</P>
【有这编瞎话的功夫,先把大学毕业证拿了吧!】</P>
【没毕业就别硬凹知识渊博的人设好吧?】</P>
……</P>
类似评论越来越多。</P>
有些观众坐不住了:</P>
【直播间又不是只有你一个广东人,你不知道不代表没有,我爷爷就是唱粤剧的,他刚刚跟我说了确实有这个风俗!】</P>
【怎么突然冒出那么多黑子乱喷!】</P>
【你说谁是黑子呢?还不能质疑了是吧,确实不知道啊!】</P>
【林易确实没毕业,事实也不能说了?怎么那么多脑残粉在这?】</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