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请罪(2 / 2)

“许是赵国得上天眷顾。姬得赵商卓子央相助,知晓魏王有一宠妾,曾受恩于信陵君。为救邯郸之围,姬只能劝说信陵君借宠妾之手,盗取兵符。信陵君与勋连夜赶往邺城。杀魏兵主将晋鄙,假借兵符,率军援助邯郸。”</P>

听完,赵胜高呼,“信陵君仁义!”</P>

赵姬拜伏,“此次虽为救赵,方才行此无奈之举。但我等确是坏了魏赵之盟。求平原君搭救我二人。”</P>

赵胜不答,只是询问赵姬道:“你可知晓,赵前往魏楚的使节中,只有你二人存活。”</P>

“这怎么可能?!”一直未出声的赵勋,此时震惊道:“她们前往了楚国,怎会身死?难不成是楚王杀…。”</P>

赵勋说到这,当即闭上嘴巴。</P>

因为楚王压根就没有杀赵使节的理由。</P>

唯有魏王,方才有理由杀赵使。</P>

“难不成是魏王?”</P>

“没错。”赵胜看向赵姬,“魏王估计因窃符一事,迁怒于赵。怒而杀我赵国使节。只是我不明,既然窃符一事已出,为何前往楚国的使者,会返回大梁?”</P>

她手指赵姬,“你又为何逃得生天?”</P>

赵姬不慌不忙,开口道:“窃符一事,事关重大。我并没有向其他人透露。并且此事一出,我便有感倘若事发,定有性命之忧。便通知赵商卓子央,与其一起逃离大梁。”</P>

他看向赵胜,“逃离大梁后,我也遣人告知邹平等人。如今看来,邹平等人并未收到。”</P>

赵胜不疑有他,连连点头,“原来如此。”</P>

毕竟,赵姬与那些使节,并无半点利害关系。</P>

总不能为了图个痛快。</P>

故意害死这些赵国使节吧。</P>

“此事,我已知晓。也怪不得你。待…。”</P>

赵胜说到这,顿了一顿。</P>

这个赵姬有勇有智。</P>

不如询问其,赵国如今之困顿。</P>

或许能打开新的思路。</P>

赵胜开口道:“你若回答上来我几个问题。待大王怪罪于你,我也能为你说情一二。”</P>

赵姬心中一冷。</P>

难不成平原君看出了什么?</P>

不太可能吧。</P>

明明已经做到天衣无缝,合情合理。</P>

还是不够小心。</P>

下次应该再谨慎些。</P>

最好不显露出一丝痕迹。</P>

赵姬露出浅浅笑容,“平原君,请说。”</P>

“你对如今的赵国如何看?”</P>

这是在问策?</P>

“平原君,赵国如今困顿在于人口。如今上党三郡之地已经收复,大把的土地等待耕种。然,经此番大战,人口锐减。无论是士卒还是农人,皆需要新鲜之血液涌入。”</P>

赵胜大喜,“我正忧虑此事,你可有计策?”</P>

“有。”赵姬开口道:“我有上,中,下三策,可解赵国之困境。”</P>

“上策是何?”</P>

“平原君,上策便是如秦那般,做无本的买卖,以战养兵。兵伐诸国,掳掠人口。可赵国力孱弱,不宜兴师。”</P>

赵胜脸上的笑容僵住。</P>

的确如赵姬所言那般,掳掠人口,方能解赵国之危难。</P>

可赵国临秦,楚,燕,齐,匈奴。</P>

秦国不用考虑。</P>

其他国家,无正义之名,如何伐之?</P>

赵国还需要其他诸侯国帮助,共同抵抗秦国。</P>

“何为中策?”</P>

“中策便是如周天子分封诸侯一般,将上党三郡分封给世家豪门,让世家豪门重振各地人口。”</P>

“不可。”</P>

此计虽然可行。</P>

但如果放任豪门世家发展。</P>

很有可能再次出现三家分晋之局面。</P>

赵,魏,韩本是晋国豪门。</P>

后来臣大欺主,瓜分晋国。</P>

成立赵魏韩三国。</P>

这也是春秋成为战国的标志。</P>

也是分封制逐渐被淘汰的必然。</P>

赵姬笑容越发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