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静卧于棋盘(1 / 2)

秦王稷看向赵姬。</P>

良久露出一抹和煦笑容。</P>

苍老的脸颊上挂着一丝红润。</P>

她取白子而落于棋盘,“天下人皆认为寡人伐赵之举为不智,可天下人又怎懂寡人之忧。秦虽看似强横于诸国,实则内忧外患,就如寡人般命不长久。”</P>

秦王稷叹息一声,“唯有伐赵,断绝赵之根基,才能使大秦等到明君即位的一天。”</P>

她手指赵姬,“唯你懂寡人之忧,懂寡人之虑。不过,寡人不明一事。”</P>

赵姬放置一颗黑子,“大王请说。”</P>

“你为何阻我伐赵?”秦王稷捏着一颗白子,“邯郸一破,寡人才能彻底无忧,大秦也是。”</P>

“因为大秦灭六国之君受困于赵。”赵姬伸手指向棋盘,“若无我儿,棋局不成也。”</P>

秦王稷叹息一声,“天命如此。”</P>

白子落下。</P>

“诸国不会坐视秦灭赵。”赵姬将黑子放置于棋盘,“这本就是天命。”</P>

他手指天空,“此事在天,而不在我。我只是顺水推舟。”</P>

秦王稷思虑了一会。</P>

方才捏起一颗白子,缓缓放于棋盘。</P>

“寡人想听听,取六国之后,你想作甚?”</P>

“变法,养德。”赵姬落下黑子。</P>

“变法?”秦王稷呢喃着。</P>

白子落下。</P>

“商君之典铸大秦之基,使大秦在短短百年光阴,屹立于诸国之巅。”赵姬从棋篓中取出一颗黑子,“然,法典苛责,可用于乱世,而不能用于盛世。”</P>

“六国初定,若言变法,岂不是会生国乱?”</P>

“天下一统,如果依然奉行商君之法,才会国乱。”赵姬将黑子放于棋盘,“大王可曾听过宁死不为秦人之语?”</P>

“寡人听过。”</P>

“一旦平定诸国,需变法而安民心。”</P>

秦王稷不言,亦不落子。</P>

赵姬也不催促。</P>

“变法之途,困难至极,亦可动摇我大秦之根本。三思而行之。”</P>

“自然,若无把握,我不会推行变法。就算推行,也会让她人奔走。若成,万事皆休。若不成,杀其以平怨。”</P>

“寡人活不到那个时候。”秦王稷放下白子,“凡事不可做尽,给老秦人留条生路。”</P>

“凡事亦不可心慈手软。变法,无不流血。”赵姬将黑子放于棋盘上,“给别人生路,就是断自己活路。唯有变法,方能让大秦万载。”</P>

“你欲变何法?”</P>

“不知。”赵姬摇头,“等天下一统,我欲号召诸子百家,坐而论道,从中挑选。”</P>

白子落于棋盘。</P>

“儒学如何?”秦王稷看向赵姬。</P>

“儒学。”赵姬沉吟片刻,“儒学治民,秦法治军。也许可行。不过还需举行诸子百家论道之盛会,去糟粕,取精华。”</P>

儒学有利有弊。</P>

可用于过渡。</P>

毕竟不可能突然一口吃成大胖子。</P>

赵姬落下黑子,“大王,对于我所交换之物,可满意?”</P>

秦王稷一笑,“自然满意。”她看向赵姬,“你想交换什么?”</P>

“我想交换之物,可多。”</P>

“尽管说来。”秦王稷爽朗一笑,将白子置于棋盘上,“就算你要寡人之命,寡人亦不会犹豫半分。”</P>

“也无需大王之命。”</P>

黑子落下。</P>

“我需一道随意进出秦国领土的王令。”</P>

“就这个?”</P>

“当然不只这些。”赵姬笑了笑,“还有一份劝降诏。”</P>

“你该不会想拿着劝降诏,劝降王龁所率领的二十余万大军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