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不上来税,中央政府的权威何在。
“不是还有一个严嵩呢吗。”
这种权谋之术,嘉靖玩了几十年,已经是驾轻就熟。
我们明明是一片忠心,你却说我们要养寇自重?
是啊,这话黄锦怎么能说呢。
“奴婢在。”
先安排几千名官员义正言辞的上疏抗议,继而发动府县两极官府打着抗倭的大义旗帜组织团练,沿海筹备水师。
钱,是这么凑出来的。
严嵩看破不说破,他明知道这是一种自保的手段,但还是在奏请上盖下了内阁的大印。
“不。”嘉靖一语道破:“是那个叫陆远的,严嵩有弱点,就是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严世藩,可这个陆远年轻,他没有弱点,所以严嵩斗不过他。”
历史上的嘉靖倭乱十余年,南方都快被汪直打烂了,嘉靖几次想要调北方边军南下都没能成功,借口是内帑空虚、拿不出军费。
他不出钱肯定是不可能的事,四个海事司中就有一个在上海,他要是一毛钱不出,将来分蛋糕的时候也轮不到他。
嘉靖双目之中精光爆现:“朕会让他和严嵩一样,不得不与江南士林割裂,到那时便同严嵩一样,只为朕卖命效力。”
“为了剿倭,南京同僚们忠心体国,值得嘉许。”
内阁批过的奏疏送进司礼监,黄锦也是人精,他也能看出来,所以不敢擅自做主批红,只能去找嘉靖汇报。
嘉靖为自己寻求了一点心理安慰:“严阁老是心疼朕的,他知道怎么替朕权衡南京,知道怎么替朕撑起这个国家,但是他老了,老到眼下已经斗不过南面那些人了。”
之前乃乱命耳,请恕江南士林、六千万百姓无法奉命!
那就彻底撕破了脸皮。
黄锦硬着头皮答话:“奴婢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