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城头,陆远也被城外那排成长队,拥挤不堪的人潮所惊住。
乌泱泱的根本望不到头。
这些难民赶着车,拖家带口拉着行李,一个个风尘仆仆面黄肌瘦,让陆远瞬间就想到了曾经看过的那部《1942》的电影。
何其相像啊。
“城里安置的下吗?”
陆远看向朱纨,后者皱眉摇头:“难,如今南京城已有百姓一百余万,城内已完全饱和了,若想入城,无处可住只能睡在街道上,可倘若露天而住,再过一个多月就入了深秋,会冻死人的。
再者说风餐饮露、随处方便,也容易生出病疫,到时候危险更大。”
听到这话,陆远眉头锁的便更紧。
“十几万百姓呢,总不能视而不救,几位都想想,办法总比困难多。”
户部侍郎崔彦道:“可以擢一批青壮出来让工部和兵部来安置,剩下的妇孺老弱再思良策。”
陆远颔首。
“这办法不错,工部和兵部有没有问题?”
工部侍郎范儒、兵部侍郎俞传正对视一眼先后开口。
“我们工部没问题。”
“兵部这也没有问题。”
末了,二者又言道:“只是钱粮上要多一笔开支了。”
“那不打紧。”陆远摆手:“区区两三万青壮的安置,户部给口饱饭吃总没有压力吧。”
崔彦笑了笑拱手:“陆部堂开了口,慢说只是两三万青壮,就算养活这十几万张嘴,我户部也能拿出足粮来。”
“那就这般去做。”陆远对朱纨说道:“组织人手,立刻先将青壮筛选出来,或归工部或归兵部来安顿,不能让他们在这里聚集,万一闹出事就有大麻烦,留下老弱妇孺的我们再想办法。”
朱纨拱手应了下来,立刻唤来人交代下去。
“妇女的话,本官看可以交给织造局来安置。”
有了安置青壮的经验,陆远便依葫芦画瓢想到了这个主意:“江南织造局在南京周边不是有十几个织坊吗,能安置多少安置多少,剩下的和老弱一道,由工部在城外建一个营区先住下,六个人或八个人一个帐篷挤一挤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