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这些年,嗨航是国内最富争议的企业之一。针对嗨航的负债率、资金链乃至发展模式,每隔几年就会引来一次集体质疑,“看不懂的嗨航”“危险的嗨航模式”“谁的嗨航”……争议从未间断。质疑之声终于在去年到达了顶点,而那也是嗨航商业帝国的最辉煌时刻。</P>
而嗨航的霉运也是从去年开始的,这一年,嗨航卷入了一场全球关注的舆论风波。这让嗨航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在这场风波中,嗨航被描绘成了攀附权贵的结果。王坚坦言:“完全没有想到,脑袋都大了。”</P>
他以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如果说嗨航经营这25年,攀附任何一个权贵,嗨航也不可能活到今天。你看那些攀附权贵的企业,有活着的吗?”王坚突然坐直身子,身体往前倾,他的手用力一摆说,“不可能。”</P>
“这二十多年来,面对风波,我们可谓是老运动员了。”王坚主动提及了那些跟地方政府和大型金融机构有关的故事或传言,“这些往事一一历历在目,但这些都不是生死的问题,都是可以解释清楚的,能解释清楚的都不是困难。”</P>
“这么多年,时不时的冷枪暗箭,各种势力和力量暗潮涌动。我们在江湖上小心谨慎地在应对这些关系,才发展到了今天。”当时同在专访现场的一位创始人不无感慨,“我们就是埋头苦干。稍稍做成功一点的企业家,都会睡个懒觉打个高尔夫球, 但这么多年,我们就没有过一天喘息的时间。”</P>
嗨航的脚步确实太快,快速崛起的野心,让它在过去的几年里在全球展开了一系列激进的并购行动,一度跻身于全球顶级买家之列。外界统计称,从2015年初到去年底,嗨航集团完成了超过80笔并购交易,总金额达400亿美币以上。</P>
这一系列收购在2016年达到了顶峰,嗨航最大的几起交易都发生在这一年,包括:100亿美币收购cIt Group的飞机租赁业务,60亿美币收购美利国电子产品分销商英迈,65亿美币从嘿石集团手中收购约25%希尔顿集团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2017年,嗨航更成为德意智银行的最大股东。</P>
而买下在全球拥有广泛销售网络的电子产品分销商英迈,不仅创下了华国企业收购美利国It集团最高纪录,也令嗨航在全球500强名单排名在一年之内跃升了两百多位。</P>
回看嗨航的海外并购战果:它收购了从法兰国到非洲的一系列航空公司的股份,购入了多个机场和酒店,并将触角伸向物流、保险、期货经纪、云计算、大宗商品交易和地产等领域。</P>
如此,在一波全球交易狂潮之后,嗨航从中国南方小岛上偏于一隅的地方航空公司,一跃成为全球最引人注目的跨国企业集团。</P>
但危机也潜伏在狂奔之下,作为华国最活跃的境外资产买家,嗨航与其他热衷“买买买”的企业一起引起了国内监管层的重点关注</P>
去年6月中旬,银行监管部门紧急电话要求各银行,对嗨航集团、按邦集团、亿达集团、福星集团等公司的境内外融资支持情况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摸底排查,重点关注所涉及并购贷款、“内保外贷”等跨境业务风险情况。</P>
与此同时,国家外汇储备也在骤降,从2014年6月的近4万亿美元高点一路下降,至2016年末几乎跌破3万亿。同时,企业高企的负债率,极高的杠杆率,高溢价以及部分标的的巨额亏损,所有这一切引起了监管层的高度警觉。尤其,在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领域存在的非理性、异常的、动机不良的、假借并购之名行资产转移之实的海外投资行为成为了监管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