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影响到辽东的实力,想要彻底解决辽东问题简直是天方夜谭。</P>
这种情况下,就是天上掉下机会,明朝也抓不住。</P>
对于辽东之外的四百多个卫所,朱祁钰觉得应该全部撤销。</P>
这些地方又不是大明真正的国土,还给他们名义干什么。</P>
册封的当地部落酋长也应该撤销掉。</P>
过去是为了拉拢这些人,让东北这片地变成大明的附属。</P>
可历史证明,这一政策在东北这块地方是行不通。</P>
最好的办法是消灭这些部落,将东北这块地方彻底变成大明的国土。</P>
然后迁移百姓来这里开垦耕种,培种耐寒作物。</P>
按照后世的推算,大明的百姓并不止朝廷登基的这么少。</P>
大明是有足够的百姓可以迁移的。</P>
除了国力下降,大明对东北的民族管理也是导致建州女真崛起的一个原因。</P>
明朝的辽东问题,是中原的农耕文明和长城以北的游牧和渔猎文明的问题。</P>
本质上就是民族问题。</P>
在辽东的东北方,是女真,而在西北方,则是蒙古。</P>
所以这不是两个民族的事,而是起码三个民族的事。</P>
如果加上南边的朝鲜,这就是一桌麻将。</P>
在这样的情况下,明朝有的放矢的外交政策特别重要。</P>
历史证明,这桌麻将,明朝一直都没有打好。</P>
明朝没有意识到蒙古的重要性。</P>
朱祁钰最初的想法是将漠南蒙古全部纳入大明版图,像后世那样治理。</P>
但后来想了一下,那样并不现实,社会发展还达不到那样的条件。</P>
朱祁钰现在要的只是消灭漠南蒙古的有生力量,让漠南蒙古草原安静一段时间。</P>
也先率领瓦剌统一了漠南草原,将鞑靼赶到了漠北。</P>
朱祁钰暂时不打算对鞑靼动手,先解决东北的女真才是要紧事。</P>
大不了到时候再修一道边墙。</P>
1571年,明朝和鞑靼俺答汗部休战,至此明蒙战争落下序幕,明朝也终于实现了和蒙古的和平。</P>
天启年间,孙承宗经略辽东。</P>
他上任后,否定了前任辽东经略熊廷弼的三方布阵构想以及王在晋的依托山海关固守的构想。</P>
而是斥巨资打造关锦防线,将贫弱的明朝拖入财政崩溃的深渊。</P>
在孙承宗抵抗后金的过程中。</P>
明朝不仅无力对抗后金的入侵,还恶化了与蒙古各部的联系,这使得后金逐渐征服了漠南蒙古。</P>
到1636年,后金征服漠南蒙古,对明朝正北方向形成强大压制,明朝彻底失去最后的希望。</P>
一直以来,后金以骑兵为主的八旗,具备了强悍的战斗力和极强的机动性。</P>
在面对以步兵为主的明军基本是虐杀。</P>
在明朝无法和后金野战的情况下,后金强者可以南下,甚至绕道蒙古高原南下。</P>
弱者可以不断北遁,明朝无法穷追到底。</P>
当然,女真人并不是让明朝灭亡的全部原因。</P>
内部的腐败,导致民不聊生,百姓不断造反起义。</P>
再加上军队的战力不行,朝廷官员不肯出力,导致农民起义军不断推进。</P>
最终北京城被攻破,朱由检不得不吊死在梅山。</P>
女真人只不过捡了漏,最终抢了大明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