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爱卿,哪些商人向你禀报,可否给朕和诸卿说说?”</P>
朱祁钰听到萧维桢的奏言非常生气,人家都是奏些有用的事,你这个土木堡逃兵竟然要给商人谋福利。</P>
这还是大明的官员吗?这不相当于端着碗骂娘吗?</P>
别忘了你是朝廷大臣,吃的是皇粮。</P>
朱祁钰虽然很生气,但他知道斥责甚至处罚萧维桢的作用不大。</P>
他要萧维桢把找他说话的商人有哪些说出来,一块办了。</P>
大明的商税哪里高了!</P>
最高的只是海上贸易十取一,中等规模以上的也才十五取一,而小规模的商人只是三十取一,至于小摊贩只是象征性的收一点。</P>
“是啊,萧大人,让我们也听听,是哪些商人向你提了如此好的建议?”</P>
杨理站出来,其他人还处于震惊和担忧中。</P>
毕竟上次的强制征税就让大家看到了大明各地商人的家底。</P>
这只是一年的,只是按三十取一的税率收的。</P>
如今,皇上放开了商业,又让各地衙门登记所有经商之人。</P>
还要重新核查大明两京十四省的人口,这就意味着大明两京十四省的绝大部分百姓都不可能短时间内再逃税。</P>
至于为什么不说是全部,是因为有些人躲在深山老林里,寻常时间根本找不到。</P>
杨理暂时没有好的建议,但他知道皇上此刻对萧维桢一定非常生气了。</P>
这么大逆不道的话,萧维桢竟然敢在景泰元年的第一次朝会上说出来。</P>
这不是要皇上朝令夕改吗?</P>
杨理觉得,皇上肯定不会这么干。</P>
皇上刚支持了商辂提出的北直隶水患治理,肯定需要很多钱。</P>
而这钱,主要还是要靠朝堂税收。</P>
肥皂和香皂虽然也赚钱,但那是用来满足宫里开支的。</P>
另外,朝廷即将对瓦剌用兵,对琉球用兵,还要把辽东设为省,也需要大量的钱粮。</P>
没有商税,朝廷没有那么多钱来支持这些事。</P>
皇上必然要拿有些人杀鸡儆猴,让大明的商人老实交税。</P>
而萧维桢和找萧维桢的这些人就是最好的鸡。</P>
“是啊,萧大人说出来,让我们也听听啊!”</P>
周忱、王直、胡濙、陈循、高谷等人也站出来。</P>
“启禀皇上,向臣禀报商税太重的人有……”</P>
萧维桢看到杨理之后,周忱、胡濙、王直、陈循和高谷等人也站出来支持他,觉得此事定然成了。</P>
站出来的这些人都是最近得皇上喜欢的大臣,是朝廷最有权力的几个人,代表着内阁和六部的意见。</P>
为了让大家看到民意,萧维桢说了很多人出来,把朝堂众人吓了一跳。</P>
这些人都是找死吗?敢提这种意见。</P>
就算要提也是等过几年,现在才景泰元年,你们就提这种意见这不是打皇上的脸吗?</P>
“杨爱卿,你怎么看?”</P>
朱祁钰看向杨理,自己人肯定会站着自己这边考虑。</P>
“启禀皇上,臣觉得萧大人和向萧大人提这意见的人大逆不道。</P>
商税是朝廷税收的重要来源,是各级官员及家人吃饱穿暖的保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