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忱果然被朱祁钰画的大饼打动了,很快就给朱祁钰上了厚厚的折子,把他的计划报了上来。</P>
加封三公和爵位,周忱暂时不敢想,皇上给他封赏的前提是他完成每年上千万两白银的税收。</P>
这个不是一两年能够完成的。</P>
眼下周忱需要做的是将永宁三年(1453)的税收增加,并为景泰元年(1454)的税收翻倍做准备。</P>
周忱在奏折中提到,困扰大明税收太少的主要原因是大明宝钞。</P>
朝廷的俸禄本来就低,朝廷还经常用大明宝钞代替俸禄,导致各级官员的工作热情不高,收税的积极性不大。</P>
甚至各地官员于联合士绅弄虚作假,将大量本该纳税的田产变成不用纳税的田产。</P>
这就是士绅等把大量田产挂在藩王和郡王府名下的原因,因为藩王和郡王的田产是不用交税的。</P>
由于纸质较差,大明宝钞难以耐久,且明代纸币只发不收,既不分界,也不回收旧钞,发行数量又无限制。</P>
致使市场上流通的纸币越来越多,泛滥成灾,发行当年就通货膨胀,贬值极快,人民纷纷弃之。</P>
周忱建议废除大明宝钞,统一货币,只使用铜钱和金银两作为大明的货币。</P>
同时,周忱提议提高官员的俸禄,不求翻倍,只要涨个一两成就行,官员俸禄翻倍的朝廷吃不消。</P>
这也是为了更方便地征收田赋和商税,因为很多官员都是出自士绅大族,家庭田产很多,也经商。</P>
对于商税,周忱希望觉得应该区别征收。</P>
对于小摊小贩,象征性征收一些就行了。</P>
对于一般的商铺和商行,按照原来的商税定例征收就行。</P>
对于大的商行,应该提高征收比例,但不宜太高,周忱建议三十取三,也就是十取一。</P>
不过,周忱把茶和盐忘了,朱祁钰记得大明后期私盐泛滥,盐税这块也需要做改革。</P>
朱祁钰看过之后,把周忱叫来了。</P>
这个事情暂时只有他们俩知道,商议也只能他们俩先商议。</P>
“臣周忱参见皇上,皇上万年!”</P>
“免礼!”</P>
“周尚书,你的奏折朕已经看过了!”</P>
朱祁钰没有往下说而是看着周忱。</P>
“臣该死,不该乱言!”</P>
周忱瞬间冷汗直冒,赶紧跪地求饶。</P>
大明宝钞是太祖定下的东西,他建议废除大明宝钞是对太祖不敬。</P>
“起来吧,看把你吓的。朕要说的是你周少傅的建议很好。”</P>
朱祁钰让周忱起来,果然涉及到朱元璋的事,大臣们都很害怕。</P>
“王诚给周尚书搬个凳子,准备茶水。”</P>
因为需要跟周忱探讨很久,朱祁钰不忍周忱一直站着。</P>
“谢陛下恩典!”</P>
周忱一听皇上让他坐,赶紧说谢,过去大臣们到御书房汇报事情,可很少有坐的机会。</P>
他能够坐下御书房与皇上商议也算一种莫大的荣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