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洪承畴的无奈(2 / 2)

但是洪承畴比谁都清楚,如今北方实际上已经是很难抽调生力军南下了。

三边总督地区的兵力,基本上被孙传庭抽调一空了,连边防都顾不上,一股脑全部扔给陕西巡抚安如山去管了。

宣大和山西等地区,其中山西的兵力也是陆续抽调南下,已经不剩下多少了,剩下的乃是王东义控制的宣大地区的兵力,但是王东义麾下控制的兵力其实现在也就那么几万人而已,新标军也就一万几。

最关键的是,王东义如果不管不顾直接领军南下,北边的蒙古人和东掳分分钟就会南下。

至于蓟辽一带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蓟辽一带依旧有不少的兵力,但是东掳那边夏天的时候就有异动,前段时间更是想要绕道蒙古入关。

尽管东掳还没有入关成功,绕道蒙古试图破关而入的时候,被洪承畴留守在蓟辽的兵力挡了回去,但是洪承畴可以保证,一旦蓟辽的兵力继续南下,那么东掳的大军分分钟就会杀入北直隶。

这南边的伪周贼军要抵抗,但是东掳和蒙古人也要抵抗啊。

再说了,如今这个局面,估计蓟辽地区的那些总兵们,也不会再抽调兵力南下送死了。

蓟辽地区的重量级人物吴襄,他的儿子吴三桂这会都已经是带着一千多关宁残兵直接一路北返了,任凭洪承畴怎么去信劝说都不肯再来了。

如此情况下,你还能指望吴襄、祖大寿等人放弃辽东的家业,不管不顾率领大军南下?

这是不可能的事。

哪怕明王朝完蛋了,他们都不会轻易辽东地区的地盘南下。

想着这些,洪承畴不由得深深叹了口气。

这徐州,是要完蛋了,守不住了。

他也不能继续在徐州这地方死守了,否则的话,麾下十万大军将会一日尽丧。

但是这种话不能让他自己来说!

最终,洪承畴召集了众将,分析了情况后,让众将们说怎么办,果然,当即就有大批人说不能继续死守徐州,要尽快撤退,保存有用之身抗贼云云。

洪承畴当即大怒,说什么要死守徐州,就算城破身死,也要死守徐州云云。

大批将领挨个劝,最终还是劝服了洪承畴,让他答应了领军北撤。

演完这一场众人一开始就知道结果的大戏后,洪承畴正式下令组织有序撤退,趁着黄河北岸还安全,趁着徐州北部的大片地区并没有贼军兵力,迅速果断的度过黄河撤退。

不管洪承畴自己是怎么想的,但实际情况就是,不管洪承畴愿不愿意,徐州城内的大军都会撤退。

因为,洪承畴也只是他们名义上的上司而已,这些部队可都是属于各藩镇的,直属洪承畴的其实也就那么一两万人而已,剩下的全都是王东义所部蓟辽各部的军队。

在已经明王朝控制区已经藩镇化的今天里,这些藩镇部队和明王朝也只剩下名义上的效忠关系而已,他们和洪承畴的关系,也只是因为洪承畴个人威望比较高,能服众,所以把他奉为盟主而已。

盟主,可不是上官!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候,自然是洪承畴说什么是什么,但是如果局势不对的话,洪承畴想要让他们留在徐州进行无意义的死守,他们说什么也不会干的。

于是乎,继孙传庭率领五千多残部骑兵撤退之后,洪承畴也是开始率领徐州城内的十万大军撤退了。

城内明军的异动,很快就被城外的周军所差距。

刁一舟得知情况冷哼道:“他们想要跑?哪有这么容易,就算是要跑,也得先留下大半兵力再说。”

“传令下去,提前对徐州发动总攻,再请海军那边进行配合,尽可能的闯过岸防炮台,看看能不能封锁黄河。”

很快,刁一舟的命令就被下达了。

当即命令各部对徐州展开了规模浩大的攻势,哪怕是比较仓促,很多准备工作都还没有完成,打起来效果可能不太好。

但是事到如今,就算准备不妥当也要进攻了,要不然的话,洪承畴就回带着主力撤退,徒留一个空城给周军了。

而周军的突然进攻,也是让城内的明军更加恐慌了。

如今城内的普通明军士兵估计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高级将领们可都是知道,孙传庭之前已经在萧县惨败,只剩下五千多骑狼狈北逃,徐州的西侧已经是彻底完蛋了。

所以他们才会着急着撤退啊。

如今一看周军突然发动猛攻,很多人都猜到了贼军那边,估计是察觉到了他们的撤退,这是要提前总攻了。

怎么办?

自然是跑路啊,而且是要越快越好。

必须在贼军杀过来之前撤退,最好是在友军之前撤退,这样的话,自己先跑了,后头还有友军部队可以吸引贼军兵力。

当这么想的人多了后,原本还算有秩序的撤退行动,瞬间就变成了大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