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打下来,也收不上来多少钱粮。
而且南方丘陵山地多,对于比较依赖枪炮作战的周军而言也是非常的麻烦,第四军当初从长沙一路南下,没几个月就杀到了衡阳,但是从衡阳继续南下后,这都一两年过去了,还在两广边界一带的桂林、肇庆一带折腾。
诸多情况下,大周王朝内部,目前对于南方数省的作战,是保持一定的关注,但是注意力却不是在这些地方。
这从第四军和第七军长久以来都无法装备九斤野战炮就知道了!
早期不装备九斤野战炮,还可以说是产量不足。
但实际上经过了一年都的持续扩产后,周王朝里的九斤野战炮的产量其实不小了,就算再不够,但是匀出来几十门给第四军和第七军装备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问题是,周军高层不就不给这两个军装备这些重火力。
就是因为装备这些重火力后,部队的消耗会更大,军费支出也会更大,陆军高层那些人不舍得……
所以,只能是让第四军和第七军那边继续装备两斤半和五斤野战炮这种中轻型火炮了。
其他什么大口径野战炮,加农炮,超大臼炮是别指望了。
周王朝高层暂时不愿意在这些方向投入大量的资源,也是导致了第四军和第七军长期止步于两广、赣南、福建、浙南地区的主要原因。
但是话又说回来,暂时没能拿下这些地方,对于周王朝的整体战略其实没啥太大的影响,对赋税的影响比较小,对兵员的影响也比较小,对其他工商业的原料和市场什么的影响也很小。
甚至退一步说,其实真拿下来了还得投入更多的钱去恢复民生,建立行政统治呢,这搞不好还得倒贴!
当然,更关键都是,反正这些地方的明军也不可能北上打过来,不用周军其他主力,就算是第四军和第七军也能够牢牢的额守住楚南南部、赣南地区,把南方的明军挡下来。
所以,大周王朝高层的想法是在这些地区暂时保持有限的兵力,确保当地局势稳住就可以了,至于收复这些地区,等打完两淮战役再说。
两淮战役,才是周军进军江南之后的重点,而包括两淮战役在内的一系列北伐战役,也是周王朝争夺天下的关键战役,不管是给予的何等重视都不为过的。
春季攻势结束后的四月,郭东岩在金陵城再一次召开了一个御前军事会议,商讨后续北伐战事。
周军的北伐,整体的战略计划其实很简单直白,甚至是连对面的明军大概都能猜出来……
那就是一路沿着运河往北打,先拿下扬州再拿下淮安。
拿下淮安就顺势杀入淮河流域以及黄河流域(当代黄河夺淮入海)。
往西沿江西进杀入凤阳,往北杀入徐州。
以徐州为分界点,继续往北沿着运河能杀入山东甚至北直隶。
往西则是能够杀入河南腹地,一路攻占归德府、开封府、怀庆府、河南府等州府,一路直奔潼关,并且和在南阳府的第一军进行会和。
彻底夺取黄河以南地区!
最关键的是,这一系列作战都会沿着河流作战,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周军的骑兵劣势!
周军为什么费尽心思也要打扬州,也要封锁长江,后续还要打淮安,打徐州啊。
难道周军不知道这些地方都是明军重点布防的硬骨头?
难道周军不会打机动战?玩长途奔袭之类的?
开玩笑,怎么可能不知道,怎么可能不会打长途奔袭。
但谁让周军打仗动不动就带着几百门火炮,带着数以万计甚至更多的骡马啊!
这打起来是爽了,但是后勤压力也是远远超过同时代的其他军队。
偏偏周军的骑兵部队还不咋地……
面对明军的优势骑兵,周军其实没办法保障漫长的陆地补给。
玩一时奔袭还行,但是长久作战,那就是自投罗网!
于是乎,周军就开始利用河道进行运输补给,以保障后勤供应。
明军针对性在若干战略要地布防,扼守河道。
为了攻克这些坚城,打开河道,周军又弄出来更多,更大的火炮。
进而导致了更庞大的粮草弹药等物资的消耗量。
反过来,又进一步导致了周军对河运更加依赖。
反复来几次后,也就形成了这么一个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