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武昌总攻(二)(2 / 2)

当然了,这种程度的野战炮轰击其实也无法真正的重创守城明军。

真正的炮击主力还是那数十门的大口径臼炮和数量更多的十八斤、九斤臼炮。

而这些臼炮基本都是部署在反斜面上,其曲射的弹道让他们不用直接面对敌人,完全可以躲在炮兵阵地的掩体后方从容开炮,这些臼炮再一次呈现出来了巨大的威力。

尤其是第一次大规模出现在战场上的四十八斤臼炮,这玩意口径可是达到了两百毫米,火炮极为沉重,炮弹也很沉重,装填都是非常的麻烦,但是其威力巨大啊。

比之前大规模使用的二十四斤臼炮的炮弹威力大多了。

这炮弹在半空中爆炸的杀伤面积更大不说,而且如果落在城头上明军的防炮工事顶部爆炸,爆炸的巨大威力都能直接把这些防炮工事炸坍塌。

毕竟这年头的明军构筑的防炮工事,其实也就那样,以土木搭建为主,顶盖用来防破片还行,但是要来直接防榴弹的爆炸,那就不够看了。

而有这些顶盖防御工事的明军还算是运气好的,只要不是遇上四十八斤榴弹的直接命中,那么就算有危险但是也可控。

但实际上明军在城头上的诸多防御工事,其实是没有顶盖,或者是有顶盖,但是顶盖的防御能力很一般。

比如城头上的大量炮兵阵地,炮兵阵地可是比较大的,不像是步兵的防炮工事一样可以做的很小,你要让火炮顺利开火的话,需要一定的空间,而这种空间之下,要想把火炮完全覆盖进去构筑防炮工事,难度其实很大,不是不可以搞,而是搞了你也很难做到足够的防护能力。

毕竟城墙就这么大点位置,用来部署火炮都已经是很勉强了,你还想要在周围建立堡垒,同时还想要把堡垒建的非常的厚实,同时又没有水泥钢筋等材料,只能是靠着传统的土木砖石堆砌,那么这样搞起来的防御工事还是比较勉强的。

鉴于这种情况,所以不管是明军也还,周军也好,其实在要塞,城池里部署的炮兵阵地都是露天的,可没有说直接搞个有顶盖的堡垒。

一般都是前头堆积厚实的防炮掩体,中间露一个炮孔出来用于开火,类似于盾牌一样!

装填好后推上去开火,然后利用反坐力让火炮后退,或者干脆是人力拉回来从炮口进行装填,装填好后再推上去开火,整个防御和作战的模式,和舰炮有点类似。

这样有效的抵御直瞄火炮的炮击,也就是一系列长管火炮的实心弹炮击,但是对于防御弹道弯曲的臼炮,尤其是这臼炮的炮弹还是属于榴弹会爆炸的来说,效果就比较差了。

而明军城头上的炮兵阵地,也是周军火炮的重点打击目标,实际上明军城头上的炮兵阵地,吸引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周军炮火。

这一阶段,瘫痪敌军城头上的主要防御火力,尤其是火炮才是最关键的。

至于敌军的步兵火力,这其实无足轻重。

当把敌军的火炮压制住后,那么己方的火炮就能够从容的对城头上的敌军步兵进行有效杀伤了。

果然,周军的猛烈炮击极大的打击了明军的城头炮兵火力,这是让宋祖舜看的心急如焚。

因为周军对自家的炮台进行炮击的时候,周军的大量步兵可已经是慢慢上来了,那可不是一千两千,而是多个方向上汇集了至少上万兵力了,这么多步兵上来,傻子都知道对方要总攻了。

这种时候,己方的火炮必须发挥出来应该有的作用,绝对不能让对方顺利的上前,一直跑到城墙下开始登城。

所以,哪怕是炮兵部队伤亡比较大,但是宋祖舜还是硬撑着让炮兵部队坚守岗位,持续对城外的伪周贼军进行炮击。

而炮击效果,也是不负明军的炮兵们硬扛着密集的榴弹进行反击!

周军虽然依托了交通战壕进行推进,但是这么多人,而地方也是有限的,对方根本不可能全部通过战壕前进,更何况这战壕也只能推进到数十米,这前头可就是护城河呢。

虽然之前护城河已经是被他们填出来了众多的通道,但是他们依旧需要从战壕里爬出来,然后通过护城河,再穿越一段空地抵达城墙下发起登城。

这个过程里,就是明军杀伤周军的最佳时机。

明军把握的实际的确不错,大量的火炮,尤其是那些短管散弹炮,佛郎机之类的被他们用的非常高效,再配合火铳和弓箭,火门枪等火力,直接在城墙一直到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建立了一条比较完善的火力封锁线。

其中第十一步兵团下属的第三十四步兵营,这还没冲到城墙下呢,就已经是至少死伤百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