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我会想办法说服国内,把当初我们库存的一批苏制武器,拜托东南的华商们联系销售渠道处理掉”
“当然,还是换成基础的原材料,糖、橡胶、粮食、矿产等”
“尤其是粮食、白糖、橡胶如何”
“我对白糖在未来的三五年内的行情非常看好”
“郭先生或许可以趁势准备一批,我想两年后的市场波动,足以是一笔丰厚的利润”
“我们可以出动一批资金,支持郭先生收购种植园和原糖,等待日后时机牟利”
郭鹤大吃一惊,他不明白张仁康是从哪里判断出来的糖价会涨,就目前的世界糖市来看,依然是平稳如水,并没有太明显的波动
而且他作为东南糖商,世界上最大的几个原糖、制糖商人,号称亚洲糖王的人都没有嗅到糖价的波动,张仁康说过几年会有大涨
这,这不可能吧
郭鹤富有兴趣的看向张仁康笑道
“仁康,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目前东南的市场看,糖价依然平稳”
张仁康摇摇头笑着说道
“我不是看当下,而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尤其是国内开始进入世界,糖的需求会越来越多”
“在未来的五年之内,必然会因为甜菜和甘蔗当下的产量导致很大缺口”
“当下布局种植园,在未来的几年内会有一段黄金时期”
“不过,糖是民生物品,而且技术性并非难以复制”
“所以,赚取完利润后,我们就会把种植园按照市价逐步出手”
“如果郭先生有意垄断东南糖价,控制种植园的话,我们也可以后续按照合理的价格转手给郭先生”
张仁康想要趁着这段时间,在东南收购一批种植户种植甘蔗,按照时间线,美撒人也快要撑不住了,而且因为中东新一轮的战争引发的油价危急,赚的盆满钵满的王爷们手里的钱没地儿花,大量的投入了糖市,再加上北方因为天气甜菜签收,糖的供应在未来的几年内是陷入紧缺的状态
新华汽车集团的利润躺在账目上也是死钱,还不如拿出去创造一点价值,哪怕是给国内多换点粮食进去也成啊
郭鹤点点头,笑着说道
“仁康如果对东南的糖市感兴趣,郭氏集团很乐意帮忙”
“不过种植园的打理可不是轻松的事情”
“你是打算”
张仁康笑着说道
“如果郭先生愿意,我们出资合作,打理贵郭氏”
“按照投入我们分润一笔利润”
“未来种植园优先售卖给你们,当然如果郭氏不需要,我们再对外销售”
郭鹤点头同意,他本就是东南市场最大的原糖商人,张仁康愿意投入资金帮他巩固地位,他有什么不同意的呢
再说了,这样一来郭氏糖业不光是能迅速扩张一举掌握东南最多的种植园和原糖来源,更是能建立起极大的成本护城河
虽然郭鹤依然不明白张仁康对糖业的发展怎么得到的信息能证实未来糖价会大涨,但眼前的利益也已经足够他们郭氏大举获利了
张允更是直接获得了新华汽车集团往东南市场运输的航运订单,和霍氏分润了运输的利润空间
而且新华汽车集团的东南市场经销权他们也分润到了不小的蛋糕
自然满意极了
霍东更是心里愉悦,貌似这次合作他的获利最小,但霍家的根基在港岛,不在东南,能拿到一部分的运输订单,就已经是不小的利润了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霍东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地位
如果不是通过他,张仁康能这么痛快的见两位东南的华商吗?
这对于霍家在东南华商圈的江湖地位有着无形的价值,这才是霍东重视的一面
只是他们四个都不清楚,今天这一番谈话到底造成了什么影响
尤其是对郭鹤和张允回去后参加的东南华商聚会,当独立建国的思潮再次被提起之后,随着马来土着和华人之间的矛盾,一个新的,比前世更大的华人国家即将酝酿出来
(今年,准备妥当后我打算写一本44年之后,华人在东南的建国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