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泡沫(2 / 2)

新顺1730 望舒慕羲和 1863 字 7个月前

两个目的。

一个,是前期大顺为了战争,发行了一批国债。但是兑付期还没到。所以,如果有人想要抓紧时间入场这个泡沫公司,为了之后的超高分红,那么这时候就要赶紧把国债兑为现金。

价格会跌,大顺朝廷这边趁机回购一批低价售卖的国债,等于减轻了债务。

另一个,就是前期投入巨大,实际上就是靠“旧金山、旧银山”的金子银子,提前消费了,日后挖出来还现在的消费。

而鉴于要是等着金子银子挖出来之后再消费,多半都跑到回家囤地、投资印度、放高利贷等等方向上去了。

没挖出来之前,就先募集资金把这笔钱花掉,那么这笔钱就可控地流向了移民、垦殖、农业机械、造船、帆布等产业上。

同样的,这笔钱,将可以在前期的“行政扭曲下的土地价格”期间,以行政扭曲的土地价格,购买国有土地。

这意思是说,现在北美的土地,120亩,3两银子的价格都卖不出去。

但通过行政命令,强行扭曲价格,可以保证120亩土地,足以卖出30两的价格。

而等着人口渐渐增多、产业逐渐发展、人口不断滋生,那么显而易见的,这个土地的价格,终有一天,不需要行政的扭曲,也能达到30两的价格。

但是,万事开头难。难就难在,前期时候,必须要用行政命令来扭曲土地价格的时候,怎么把地卖出去?

等着日后人口滋生、产业发展、需求稳固了,这都不需要什么手段和策略了,30两银子120亩地,不有的是人抢?

而这个难的开头,刘玉就是靠这种办法来解决的。

等于是,这个泡沫公司的融资,来做移民这种利在千秋的事,并且花“高价”购买了扶桑的土地,这笔钱流入了“移民基金”当中,为日后的移民还提供了一笔钱。

比如说,前期先移民5000户,这5000户的土地,都是泡沫公司出钱购买的国有土地。

至于说,这些人要不要偿还公司的移民船票和买地钱、怎么还、用什么还、用实物还是市场价粮食等等这些,这是细节问题,可以慢慢讨论。

关键是,移民5000户的钱、船票、前期投入等,这一大笔钱,由公司来出。

公司当然不想出。

但不出不行。

因为这是行政命令保证的垄断专营权,和刘玉搞的对日贸易一样,要么干、要么不干。

干,就得履行附加的各种义务。

不干,就别出钱入股就是了。

如大顺对日贸易的公司,就是以大顺和锁国日本以及试图拿到垄断收益的幕府,三家合伙保证这个垄断权。

但你拿到这个垄断权,就别琢磨什么自由贸易,老老实实地履行造船、重舰、训练水手、注册船只、战时征召的义务。

换到这里,也是一样的。

你想绕开公司和监管,私自募集个四五十人,就去那边采金?

不是不行,别被抓到。

抓到就绞刑,金子归抓获者、告密者所有。

想去“自由”地采金,门都没有。

只要去采金,就必须在这个专营垄断公司之内,也即要履行这些可以说非常沉重的义务。

从纯粹资本收益的经济学角度,这是违背自由的、是低效的。

因为,最高效的制度,应该是放开开采,你有本事你就弄个四五十人,挖到金子大发一笔,开支也小,

这样,利润率最高、效率最高,而且没有任何乱七八糟的附加义务,就是去挖金子的。

但,问题是,对大顺而言,挖金子,并不是目的。所以,这种高效是无意义的。

对刘玉而言,移民才是目的,挖金子只是促成这个移民的手段。

那么,就必须要清楚,这个“高效”,到底是什么高效。

是高效地挖金子?

还是高效地移民?

其实,刘玉依旧是是和稀泥的折中选择。

既不是理论上最高效的挖金子、也不是理论上最高效的移民。

理论上,最高效的挖金子,是宣布谁挖了归谁,资本自己雇人过去挖。那绝对最效率。

理论上,最高效的移民,就是实学激进派的加大集权、提振国库收入、均田去掉中间商,以移民为如修长城、运河一样的国家政策,狂移、屯田、卫所制。

刘玉现在搞得这种折中和稀泥,只是现有条件,包括技术、监管、行政效率、运输水平等限制下,一个相对平衡和可行性相对高的选择。

社会现实决定的,并不可能完全都按照理论上来。

哪怕是学南海公司和密西西比公司的宣传忽悠来搞钱,或者说这个“泡沫”能吹起来,也得仰仗现有的社会现实南海和密西西比这俩大泡沫能吹起来,前提是之前各种专营垄断公司,真的能赚到钱,而且是高回报率。没有之前乱七八糟的专营公司做铺垫,这泡沫压根就不可能吹起来,即便说20年的欧洲一大堆热钱瞎鸡儿投、没地去,但若没有之前的铺垫塑造出的社会意识,也就不会吹起来投资专营公司的泡沫,而可能是诸如郁金香的形式。

大顺这边同样在学泡沫,其基础就是之前十年的专营公司的高回报率做铺垫,这样泡沫才能吹起来。炸不炸,那另说。

而实学激进派的理论上最高效的移民方式,此时缺乏这样的社会基础、也缺乏这样的社会意识,更缺乏铺垫。农村,还远没到油尽灯枯、连地主子弟都过不下去、地主作坊普遍破产、税收战乱重的农村彻底崩溃、不革不行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