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我余零回来啦!”
干果作坊内众人听到这熟悉的笑声,纷纷放下手上工作,惊喜地出门相迎,“阿零你终于回来啦,是不是找到那个红果子啦?”说话的是杨大娘,正是作坊主管。
杨大妈也是早年的求医者家眷之一,可惜夫君病逝,她一个女人带着两孩子,不敢孤身返乡,身上盘川也所剩无几,不得不在灵竹镇边缘最贫困的寿杨村落脚,以前村里多数只剩下老人,但自从阿零被寻回来后,村里陆陆续续搬来的人增多,他们村再也不是最贫困的咯。
阿零不仅教导村民种植产量更高的水稻田,还出资开设学堂,让村里的娃儿免费入学识字,有天赋的更被她送去镇上书院,她家阿稻前不久还考过童子试呢。
后来,阿零又开设干果作坊,只请本村村民做工,就连那些孤寡老人,都能在自家晾晒干果,工坊再出钱回收,是以村里所有人都很感激她,阿零就是我们整个寿杨村的福报。
“找到啦,找到啦!我还带回来种子想试试在村里种植,这样大家又能多一个生计……”
话未说完,就从里面冲出来一个小伙子,“阿零姐姐,你回来了!”
沈榆见到他,一脸严肃地说,“江诚,你怎么在这里?今天不用去学堂吗?”
“哈哈,阿零姐姐你忘记啦,今天是采收的日子啊,学堂只上半日呢”,村里的学堂很人性化,在农作物收成的规律上制定开课时间,毕竟在古代一个半大的孩子也算家里劳动力,要他们放下家中生计去上学,根本就不现实。
“咳!时间过得真快,哈哈……哈哈!”我先回家去看看啦,不得不说,沈榆是真的忘了,在她眼里,这个年纪的孩子就应该去上学!!
马车一路从村头走至村尾,时不时有人和她们打招呼,看着一间间的土坯房,看着种植在道路两旁的树苗,看着树下多出来的石凳,看着每家每户门前都种上了植物,看来大家都将她对村里的规划执行得很好,以后哪怕她离开,底子已经打下,再有果脯这个生意在,村里的生计再也不用愁,只是把这摊生意交给谁来做,又是个难题。
边走边思考,老远就看到村里唯二的两层小楼,门前几个孩子,看到她就纷纷跑过来。
“姐姐~~姐姐~~”沈榆看着他们,脸上也不自觉露出笑容,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脑袋,看着走在最后,一贯老气横秋的小男孩,沈榆也表示很头疼。
叫余梦的四岁女娃最粘她,用软糯糯的哭腔道,“姐姐,你是不是不要我啦?梦儿会乖,你还要我好不好?呜呜呜呜……”
“都说了姐姐只是去办事,怎么会不要我们?”说话的正是那天在书斋遇到的小男孩,五岁的余海。
“就是啊,梦儿快别哭了,你再哭下去,我马车里的糕点就要被这大个儿吃光啦”,宝儿一贯是孩子王,刚拿出糕点,五个孩子马上跟着她跑了,连带着那个叫无留的大个儿。
只有站在原地纹丝不动的小男孩,一直定定看着她,小大人般开口问道,“你究竟干什么去了?你从来不会消失一个月,你……你是不是受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