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氏笑了笑说:“你们选什么?”</P>
杜如晦开口道:“我等三人商量,决定要三首诗词。”</P>
台下的文人终于放下了寒冷的眼光,逐渐转变为温柔善良的眼神。</P>
台上三人呼出了一口气。</P>
长孙氏抬了抬手,七幅盖着红布的架子被抬了上来。</P>
架子放下之后,长孙氏说道:“这里有七幅诗词,分别是,孤独,中秋,军阵,爱情,情怀,家国。请问三位先生选择哪幅?”</P>
杜如晦沉思了一会说道:“在下选择孤独。”</P>
长孙氏转身拉下红布,只见上面写着:</P>
《登高》</P>
风急天高猿啸哀,</P>
渚清沙白鸟飞回。</P>
无边落木萧萧下,</P>
不尽长江滚滚来。</P>
万里悲秋常作客,</P>
百年多病独登台。</P>
艰难苦恨繁霜鬓,</P>
潦倒新亭浊酒杯。</P>
一片寂静,静的出奇,杜如晦看着诗句直接陷入了痴呆,看着美妙的诗句,他沉迷于那孤独的意境中。</P>
长孙氏这时候打算逗逗杜如晦:“看来杜先生不喜欢这首诗,都不说话,这样吧,我多给一套香皂给你,这个我就收回了。”</P>
杜如晦闻言急忙道:“不!不!不换!”</P>
杜如晦连忙跑到架子边抱住架子喊道:“多少香皂我都不换。”</P>
“哈哈哈哈哈。”台下传来了笑声,不一会大家都跟着笑。</P>
杜如晦可能是不好意思,然后对着台下的人说道:“笑什么笑,你们有吗?”</P>
台下的文人戛然而止,一脸羡慕嫉妒恨的看着杜如晦。</P>
“哎,杜兄赚大了发了。”</P>
“哎,我是真羡慕啊。”</P>
“好诗好诗啊,我也想要。”</P>
杜如晦颤抖着手摸了摸上面的诗,这个字体还特别。</P>
没办法,李承乾只能用仿宋金题,不然就他那个毛笔字,迟早要露馅。</P>
房玄龄和张公谨满是羡慕道:“恭喜杜兄!”</P>
长孙氏说道:“来人,帮张大人装裱起来。”</P>
杜如晦看着被拿走的诗词,恋恋不舍的说道:“小心点啊,别弄坏了。”</P>
这时候长孙氏走到房玄龄旁边:“房大人,该你了。”</P>
房玄龄已经迫不及待的搓搓手了,有点激动,毕竟刚刚杜如晦选到一幅那么好的七言绝句。</P>
房玄龄纠结了一下说道:“我选中秋!”</P>
长孙氏走到中秋的架子旁,一把扯下:“恭喜房大人获得词一首!”</P>
只见纸张写着:</P>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P>
明月几时有</P>
把酒问青天</P>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P>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P>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P>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P>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P>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P>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P>
好家伙,又是寂静一片,房玄龄都看呆了,这简直就是神仙诗词。</P>
长孙氏对着房玄龄说道:“大人可否满意?”</P>
房玄龄手抖摸着纸张:“满意!满意!太满意了!”</P>
长孙氏拿着喇叭对着下面说道:“恭喜房大人喜提词一首。”</P>
这时候大家已经非常有默契的鼓掌,看来鼓掌已经形成习惯了。</P>
“这诗的主人,应该是神仙吧,不然怎么能写出如此神仙诗句。”</P>
“对啊,我太羡慕了。”</P>
“哎,如果我们刚刚多努力一点,我们就可能得到七幅中的一幅了。”</P>
杜如晦和房玄龄两个人看着对方,嘴巴都快裂到耳根了,看着张公谨说道:“张兄,先提前恭喜你了。”</P>
张公谨也是迫不及待了,渴望的眼神看着长孙氏,长孙氏好像察觉到张公谨的目光,微笑的转过头说着:“张先生,现在到你挑了。”</P>
张公谨酷爱军事,他立马指着军阵的诗词说道:“我选军阵!”</P>
长孙氏走到架子处,一把扯掉红布:“恭喜张先生获得诗一首,</P>
《出赛二首》</P>
只见张公谨自己读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P>
“好!”</P>
“好诗!”</P>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P>
大唐初期,突厥屡次来犯,最近越来越嚣张,这首诗激起了众学子的血性。</P>
下面鼓掌声络绎不绝,声声叫好,长孙氏举起双手慢慢压下,场会上渐渐安静下来,长孙氏说道:“看先生如此,也是很喜欢,可要装裱起来?”</P>
张公谨高兴的说:“在下谢过王妃。”</P>
随后三人并排站在一起,满脸都是开心的笑容,这一趟他们三来的太值了。</P>
长孙氏拿着喇叭在台上说着:“自此,游园活动项目结束,大家在会场自由活动,美食酒水自拿,再次感谢大家参加此次秦王府秋园会,祝大家玩的快乐。”</P>
说完长孙氏挥着手走向后台,台下的观众也说道:“恭送王妃!”</P>
一位文人说道:“走!我们去拜见泰小王爷。”</P>
“走!”</P>
“走!”</P>
众文人乌泱泱的往泰小王爷的住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