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P>
时间倒退,从参谋本部给江淮发公函到达江淮后,拓跋就和章子商量该如何支援幽州了。</P>
这是大周天启二年,9月7日,公函是走水路过来的,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从涿城到达豫章。</P>
随公函来的还有张涛的亲笔信,这个是不可少的,感情需要经常沟通。</P>
“拓跋,幽州来信了?”</P>
章子收到拓跋的消息后,就从集庆前线赶回来了。</P>
“嗯,你先看看参谋本部的公函。”</P>
拓跋没说别的,直接给了公函。</P>
“我先看看。”</P>
章子不客气,直接接过来了,看了起来。</P>
调粮食,有偿。</P>
这个有偿是指可以用钱或者物资补偿,公对公。</P>
一页公函,看的很快,章子放下后,说道:</P>
“咱们的粮食够吗?”</P>
“足够的,江淮这几年都是丰收,调一些过去问题不大。”</P>
百万大军的口粮,到拓跋这里就是问题不大,别的不说,就是每年往东北运的木薯都是天文数字。</P>
而东北为了接收江淮的物资,都已经开始择地修建码头了,预计明年会修建成功,这是没有办法的是,良港很难找的。</P>
话题转回江淮这里。</P>
“没有问题,就尽快发货呗,海军会配合四海商会,咱们的运力不错。”</P>
章子点头,这后勤虽说是由江淮这里的后勤部长负责,但是拓跋作为豫章的郡守还是原负责后勤得人员,对于后勤是有数的。</P>
“嗯,就是和你说一下,剩下的交给后勤部负责就好。</P>
还有,前线情况如何?”</P>
拓跋对于这些有安排,只是粮食,还是让后勤部自己内部负责对接就好。</P>
“前线,还是老样子,江南没有非要拿下集庆城的意思,最近攻城都少了。”</P>
章子感觉无聊,真没意思,守城守了快半年,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P>
“这么说,今年要结束了?”</P>
拓跋这时候把信拿了过来,这是张涛亲笔信。</P>
“嗯,快了,估计西北风一起,对面就会撤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