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故事纯属虚构)</P>
蓟门的事处理好了之后,张涛又开始关注起了江淮。</P>
自从拓跋,章子他们收编了朝廷派来的40多万大军,朝廷这边是消停了。</P>
给了拓跋筑城的时间。</P>
几十万人,努力几个月,三座新城的城墙是好了,里面的住房还在修建。</P>
不过目前已经在淮河北岸,构筑成了,以三座新城为核心的防线。</P>
章子来信还说了,裁去了近十万人,这些人连改造兵都当不了。</P>
看来那些勋贵拉人,不讲究,没有并州,冀州的核心勋贵讲究。</P>
毕竟张涛这里俘虏的大多还是青壮,一些超过年龄限制的,也不是太大,或者太小。</P>
张涛自然也回信章子了,同意了呗,那些裁撤的人,组建工程兵,生产兵,修城,铺路,种地,总之一句话,不养闲人。</P>
还有丹阳附近的几十万人,都迁入江淮了。</P>
江淮现在的人口,百姓都过200万了,还有军队70万,也算的上大州,一半的人口数了。</P>
至于这270万军民,还是可以养的起的,这几年江淮因为水利的因素,年年丰收,还有收拢的灾民,开荒种地,以及几万海军捕鱼,上万淮军后勤养殖,所以不缺吃的。</P>
那些家族的人也在控制粮价,粮价太高的话,真没啥意思,毕竟应急吃的,木薯,养猪,救命,还是有用的。</P>
而且,木薯制成的木薯粉也往幽州运了一大批,主要是往东北的劳改农场运。</P>
是那些俘虏还有劳改人员的主粮。</P>
就当粉条吃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听说有人吃坏什么的。</P>
江淮还成立了好几个围绕木薯制粉的综合性工坊。</P>
养猪,酿酒,鸡鸭,等,这是消化那些木薯的残渣。</P>
再说军队。</P>
章子收编后军队70万左右,其中改造兵本来是30多万,后来直接编入正规部队10多万,张涛不知道章子怎么选的,反正红点很少也就同意了。</P>
那就是江淮,正规兵50万,改造兵20万。</P>
从系统屏幕上看,章子安排了江淮北边,丹阳新城防线,10万正规军,10万改造兵,还有拓跋的后勤,共30万人。</P>
而江边防线,安排了30万正规军,10万改造兵。</P>
毕竟,江南,还是蠢蠢欲动的。</P>
柴桑城现在已经聚集了50万大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