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皇帝的书信(2 / 2)

......</P>

与此同时,涿州范阳伐辽前线,童贯也收到皇帝的亲笔书信。</P>

将众将召集而来,在童贯的带领下对着书信三磕九跪后。</P>

王黼拿起书信念道:“幽燕一方本为吾境,一旦陷没几二百年。 彼者汉蕃离心,内外变乱,旧主未灭(天祚帝还没有死),新君纂攘。 哀此良民重罹涂炭,当司(宣抚使司)遵奉睿旨,统率重兵,巳次近边。</P>

奉辞问罪,务在救民,不专杀戮,尔等各宜奋身早图归计。 有官者复还旧次、有田者复业如初。若能身率豪杰别立功效,即当优与官职,厚赐金帛;如能以一州一县来归者、即以其州县任之;如有豪杰以燕京来献,不拘军兵百姓,虽未命官便与节度使、给钱十万贯、大宅一区。 惟在勉力,同心背虏,归汉永保安荣之乐,契丹诸蕃归顺亦与汉人一等。”</P>

众将听完开封来信不敢相信的掏了掏自己的耳朵,他们攻下固安,范阳,眼下要进良乡,大兴之时,皇帝又来命令了。</P>

没有一句嘉奖,安慰,通篇只有一个意思,就是已经命令将士不得杀戮一个人,如果有违犯的,就要军法严惩。</P>

众将犯了难,既然是打仗,怎么可能不杀人?(宋徽宗指的可能是不杀一个老百姓或放弃抵抗的军人。)</P>

与种师道收到书信时的狂喜不同,众将只有沉默沉默,还是沉默。</P>

许久之后依旧无人开口,童贯首先开口道:“上天有好生之德,官家亦是如此。有此官家乃我大宋之福,天下百姓之福也。”</P>

众将见童贯开口,纷纷点头称是,等着童贯下面的但是。</P>

结果童贯说完后便闭嘴不言,众将面面相觑杨可世忍不住开口道:“事起之由,毫发未尝预,一旦临利害。若仓卒失计,我辈要领固不足惜,恐有不虞,辱国为重,愿熟计而後行。”(童贯一手提拔的将领)</P>

童贯不说话,知雄州和诜在却开口嘲笑道:“你平时自夸能敌万人,胆气绝人,视堂堂之师如摧拉枯朽,今日观了你只不过是一个懦夫。”</P>

杨可世默然不语,见无人说话,童贯直接将皇帝的命令不加润色通发全军。</P>

同时下令让人突入敌境,散发招降的檄文,严令军队不得过界挑衅。</P>

童贯不想打了,契丹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入辽后,几次会战都是险胜,这些辽人的装备,战法,用兵策略和抵抗意志,远不是西夏和国内的流寇能比的。</P>

最难啃的骨头,都是把西军顶在前面,如今最能打的西军,几乎已经没了,余下的那些,不提也罢。</P>

为此众将有一种错觉,契丹不过尔尔,总觉得一个能打十个。</P>

童贯已经不想着灭辽的战功了,只希望能将带回来的军士在完整带回去。</P>

如今得皇帝书信,童贯恨不得将其挂起来,全军复诵。</P>

待童贯安排好一切后,辛兴宗起身道:“太师,契丹耶律大石派人前来谈和,愿意割让十州之地,以求退兵,我国的探子也探查到有契丹使者去了金国大营,我军该如何?”</P>

童贯十分心动,但没急着开口,作为一直主战的将领,他不能说出任何愿意和谈的意愿。</P>

转而望向李良嗣(马植)道:“李大人觉得我军该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