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名单出炉(1 / 2)

虽然,大家都知道,有院士也进行了申请,但是等到正式名单出来的时候,还是被吓了一跳。</P>

马楚林,b大的院士。</P>

冯向天,水木的院士。</P>

沈州,西北工大的院士。</P>

苏肃严,S大的院士。</P>

唐年这次,要和这四位院士进行合作,除此之外,各个院士手底下,还有不少的副教授,杰青。</P>

所以,这也是唐年带过的院士最多的,人数最多的项目。</P>

哪怕是之前空间站和火星探测的项目,也没有这个项目的人数多,规模大。</P>

其实,到了院士这个级别,很少会扎堆的聚集在一个项目里。</P>

除了没面子,都当上院士了还要听别人安排之外,就要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P>

整个华国,还在科研前线的,也就这么几个院士。</P>

很多院士,年纪实在太大了,所以,承担的很多都是教学工作。</P>

这些还在科研一线的院士,每一个都是身担重任,所以,他们能够来申请唐年的项目,也需要很大的决心。</P>

但是,加上唐年,这个项目已经有五个院士了,不管是经费还是各种资源,都是相当可怕的支持力度。</P>

这份名单,也是唐年经过深思熟虑的,这四位院士,都是华国航母这方面的专家。</P>

有两位是弹射技术方面的,还有两位,则是着舰技术方面的带头人。</P>

研究院的很多研究员,最开始申请唐年这个项目的时候,还是蛮有底的,毕竟都是同龄人之中的佼佼者。</P>

后来,随着报名申请的人越来越多,渐渐开始没底了,这不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嘛?</P>

终于,最后的名单出来了,他们也心服口服,毕竟,在名单上的,都是有真本事的,甚至很多,都是他们求学时的学长甚至老师。</P>

对于报名了,但是没有成功进入项目组的研究员,唐年也都发送了一份邮件。</P>

并不是因为他们不优秀,只是,他们可能不适合这个项目。</P>

唐年在邮件里,详细解释了自己选人的标准,并鼓励他们继续加油,希望下一次有机会合作。</P>

这份邮件,也被传了开来,院士亲自一个一个的回邮件,并且还不是复制粘贴的。</P>

要知道,这次申请唐年项目组的人,几乎达到了上千人,所以,没有成功的也有数百人之多。</P>

这么多人,唐年都一一回了邮件,哪怕只是短短的几行字,都让人心里暖暖的。</P>

也就是这次之后,唐年拿下了研究院最好的老板的称号,并且占据几十年之久。</P>

水木的论坛里:</P>

摸鱼摸鱼:大佬真的,我哭死,她还给我回邮件。</P>

潜水1号:不是,你也申请了?</P>

求物理之神包邮:你不是真摸鱼,我们才是真的菜。</P>

潜水2号:这么多人,唐院士一个一个回过去,她真的,我哭死。</P>

潜水1号:每个都回了?都不一样?</P>

摸鱼摸鱼:对,每一封邮件都说明了为什么没选你的理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