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裴氏跌倒(1 / 2)

诏令连夜被执行。

第二日便全长安沸沸扬扬。

不止是江怀昌,刑部书令史张去非、御史台主簿司马邦都被收押。

皇后被禁足在寝宫,太子在右卫率的护卫下前去忠魂寺扫墓,裴贽贬出长安,去晋州赴任。

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全部大换血。

崔源照升任刑部尚书,张承业权任大理寺正卿,御史台交回御史大夫赵崇凝手上。

一系列雷厉风行的举措,长安城中立即风起云涌。

白日便有犯官被押解进刑部大狱,长安百姓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对皇帝是无条件信任的,纷纷用石块砸向槛车。

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条藤蔓下的利益集团,肯定是触目惊心的。

这也算是李晔穿越过来最大的案件。

当然,昭宗清理权宦杨复光不算。

越来越多的卷宗送到李晔面前。

其实皇帝想动谁,根本不用亲自动手,只需要露出一个倾向,自然会有聪明人送来证据。

裴氏在大唐这么多年,当然不是吃素的,老虎一定会吃肉,也一定会留下诸多罪证。

以前是有皇后的牌面,无人敢动,现在皇后都被禁足了。

这个信息量已经能让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

大树倒下,猢狲不一定会散去,有可能还会踩大树几脚。

以前依附在裴氏膝下的官吏们,纷纷出来举证。

各种捕风捉影之事如雪片一样飘向刑部。

一向被大理寺压着的刑部,难得的扬眉吐气,官吏们的底气都比以前足了三分。

一条藤蔓长得再粗壮,失去依靠,也会瞬间跌落谷底。

随着被挖掘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裴氏终于坐不住了。

各地裴氏知州、知县主动请辞。

强占的良田也上交官府。

就连平康坊的花卉楼也生意惨淡,关门了事。

李晔最关心的就是绛州防御使裴约,青州防御使裴锦。

好在两人没有昏头,全都主动请辞,放下兵权,回长安请罪。

裴氏自周僖王时代立姓,经过秦汉的发展,在魏晋时发扬光大,裴氏子弟散布全国,分西眷、洗马裴、南来吴裴、中眷裴、东眷裴,早就是个庞然大物。

出过裴寂、裴矩等名臣,出过裴行俭这种天纵名将,还出过剑圣裴旻。

大唐境内的裴氏子弟众多,也并非全是大奸大恶之辈。

很多早已分家,流散各地。

一棍子打死肯定是不对的。

李晔也没兴趣搞株连,也不是要将裴氏斩草除根。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世家因为攀附皇权,也算是大唐的稳定器,有些家风良好的世家,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新兴的浙东钱氏,积极跟上大唐步伐的清河崔氏等等。

合理的生长可以被允许,合理的利益也能接受。

满口仁义道德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事。

即便朝堂上全是寒门,终究也会成长为世家,也会结党营私。

裴氏的手伸到储君身上,不断向地方、军方渗透,贪得无厌,这就不能被容忍了。

所有捕风捉影的奏表全都留中不发。

李晔下令让三司仔细查证,须有确凿的证据才能定罪。

让张承业、赵崇凝也参与进来,也是为了秉公执法,放过一个坏人,不冤枉一个好人。

国法就是国法,尽量让它跟政、治区别开。